中国地图 >> 四川地图
四川概况
 
  四川位于中国内陆西部腹地,占据着四川盆地的绝大部分;四面环山,气候温和湿润。总面积48.5万多平方公里。
 
自然地理
 
      【地 形】
  四川省位于我国西部,地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几大地貌单元,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一)四川盆地底部地区四川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面积17万平方公里,海拔300-700米,四周为海拔1000-4000米的山地所环抱。盆地底部龙泉山以西为川西平原区,由成都平原、眉山-峨眉平原组成。
  (二)四川盆地边缘地区本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3%。其中,又以海拔1500-3000米的中低山地为主,占山地面积的96%左右。
  (三)川西南山地区川西南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系中段,地貌类型为中山峡谷。全区94%的面积为山地,且多为南北走向,两山夹一谷。
  (四)川西北高原地区本区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地面海拔4000-4500米,分为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山地两部分。川西北高原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分为丘状高原和高平原。
 
     【自然资源】
  水电资源蕴藏量达1.5亿千瓦,仅次于西藏,可开发量近1亿千瓦,位居中国首位。地下热水资源也非常丰富,全省已发现温泉(群)354处,地下热水钻孔114个。
  已探明的地下矿藏有132种,其中钒、钛、钙、芒硝、萤石、天然气、硫铁矿的储量居中国第一位,钛储量居世界第一,钒储量居世界第三。
  四川地处亚热带,加以地貌和气候多样,植物种类极为丰富。全省森林面积1351.58万公顷,生长有许多珍贵树种。中国的水杉、银杉等“活化石”树种有1/5 生长在四川。
  动物种类繁多。仅脊椎动物就有1247种,占全国的45%以上,其中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139种。举世闻名的大熊猫,主要生息于四川境内4个山系的33个县和保护区内。
 
     【气 候】
  四川位于亚热带范围内,由于复杂的地形和不同季风环流的交替影响,气候复杂多样。东部盆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西部高原在地形作用下,以垂直气候带为主,从南部山地到北部高原,由亚热带演变到亚寒带,垂直方向上有亚热带到永冻带的各种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有利于全面发展四川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

     【土 地】
  四川地域辽阔,土壤类型丰富,垂直分布明显。平原,丘陵主要为水稻土、冲积土、紫色土等,是全省农作物主要产区。高原、山地依海拔高度分别分布不同土壤,其中多数有利于不同作物的生长。四川大部分地方为紫色土,系侏罗纪、白垩纪紫色砂岩、泥岩风化而成。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内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和丘陵上。
 
     【生 物】
  四川省地处亚热带,生物资源很丰富。四川的野生动物资源以及植物资源,均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四川地貌和气候多样,植物种类极为丰富。全省维管束植物种属约占全国的1/3。全省森林面积1351.58万公顷,是全国第二大林区--西南林区的主体部分,长有许多珍贵树种。森林多分布于江河中上游,具有极重要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效益。全省有天然草地1638万公顷。四川幅员辽阔,且受冰川大面积破坏性的影响较小,生态环境优越,动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仅脊椎动物就有1247种,占全国的45%以上,其中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139种。举世闻名的大熊猫,主要生息于四川境内4个山系的33个县和保护区内。在全省已知的脊椎动物中,一半以上的种类有明显的经济意义。
  植物资源:由于四川省位于水热充沛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并且地形复杂,因而植物种类很多。据不完全统计,有高等植物230余科,1600多属,1万余种。其中有乔木约1476余种,占全国总数的一半。
  动物资源:四川动物资源十分丰富,仅脊椎动物就有1247种,占全国所产总数的40%左右,其中鸟类和兽类约占全国的一半。
 
     【矿 产】
  四川是中国矿产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现已发现矿产123种,探明储量的达90种,其中35种在全国名列前五位。据不完全统计,除石油、天然气外,探明储量的矿产地1383处,开发利用矿区576处,其中矿床1277处,大、中型矿床546处。
  四川固体矿产保有储量名列全国第一位的有钒、钛、硫铁矿、白垩、水泥配料用矿岩、陶瓷用砂岩、水泥配料用粘土、熔炼水晶,光学萤石,玻璃用脉石英共10 种;位居第二位的有钙芒销、岩盐、石棉、白云母、镉、碘、水泥石灰岩、熔剂石灰岩、玻璃用白云母、石榴子石,砖瓦用砂岩、水泥配料用泥岩共12种;铁、铝、锌、铂族、铍、锂、锶、铸用砂岩、溴、晶质石墨共10种居第三位;镍、钾盐、蓝石棉、玻璃用砂岩、硅藻土共5种居第四位;锰、铝、汞、钽、磷、长石、硒共7种居第五位。
 
四川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年四川全省GDP总量为12506.3亿元,较2007年增长9.5%。其中,成都当之无愧占据第一位置,2008年GDP为3900.99亿元,增长12.1%。此外,排名第二到第九位的市州与2007年相比并无变化,分别是绵阳、德阳、宜宾、达州、南充、乐山、凉山和泸州。排名较2007年出现变化的市州共有6个,自贡和内江、巴中和雅安、甘孜和阿坝的位置分别出现了对调。从GDP增速来看,大多数城市的GDP增长保持在14%~16%之间,增速最快的是凉山州,达到15.2%。由于受到地震影响,绵阳、德阳、广元的增速明显放缓至个位数,阿坝州则出现了35.7%的负增长。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经国家统计局初步审定,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12506.3亿元,比上年增长9.5%,增速比上年回落4.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66.2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5790.1亿元,增长 12.9%;第三产业增加值4350.0亿元,增长8.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2%、61.9%和32.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15378元,增长9.7%。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从上年的19.3:44.2:36.5调整为18.9:46.3:34.8。

  种植业实现增产。全年粮食产量3500万吨,比上年增产108万吨,增长3.2%。其中:小麦产量563.8万吨,增长0.7%;水稻产量1511.8万吨,增长4.4%;玉米产量667.7万吨,增长4.7%;洋芋产量229.8万吨,增长 8.1%;红苕产量344.7万吨,下降1.8%。

  工业经济较快增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5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11946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39.3亿元,增长17.9%。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81.2亿元,增长29.5%。
  消费品市场增长较快。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00.8亿元,增长19.6%。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3.4亿美元,增长66.1%。
  外贸进出口总额220.4亿美元,居全国第13位、西部首位,增长53.3%。其中,出口131.1亿美元,增长52.3%;进口89.3亿美元,增长54.7%。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41.8亿元,增长18.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965.2亿元,增长68.6%。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661.0亿元,比年初增加4710.5亿元,增长33.8%。
  截至2008年12月末,四川省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72家,其中H股公司6家、A股67家(东方电气同时在沪港两地上市),居全国第8位、中西部第1位。
  全年出生人口77.6万人,人口出生率9.54‰,比上年上升0.3个千分点;死亡人口 58.2万人,人口死亡率7.15‰;人口自然增长率2.39‰。年末常住人口81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万人,增长0.1%。全省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3043.6万人,乡村人口5094.4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37.4%,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33元,增长13.8%,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121.2元,增收574.5元,增长16.2%。
  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646.8亿元,增长29.5%。其中,活期储蓄存款余额3076.7亿元,增长26.9%;定期储蓄存款余额6570.1亿元,增长30.7%。

四川地震/汶川市5·12特大地震:
  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左右,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

  据民政部报告,截至6月23日,已确认因灾遇难69181人、受伤374171人、失踪18498人,其中四川省遇难68669人、受伤360352人、失踪18498人。失踪人员中相当数量可能已经遇难,估计这次遇难总人数将超过8万人。

  据中国地震局报告,4日12时至5日12时,汶川地震主震区监测到3.9级以下余震164 次,4.0至4.9级余震2次。主震区已累计监测到余震10418次。据财政部报告,截至5日12时,各级政府共投入抗震救灾资金231.8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86.89亿元,地方财政投入44.95亿元。
电子地图查询网提供中国最新的电子地图查询、地图搜索、网上地图、手机地图和各地城市地图等多项服务,还有全国的地图地理介绍,但不提供世界地图。Copyright ©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地图查询网 苏ICP备0907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