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图 >> 山东地图 >> 潍坊地图 >> 诸城地图

区域概况

       市人民政府驻密州街道,邮编:262200。代码:370782。区号:0536。拼音:Zhucheng Shi。诸城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北距济青高速公路和胶济铁路50多公里,南至亚欧大陆桥桥头堡日照港80公里,东离青岛港100公里。全市总面积2183平方公里,辖13处乡镇(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06万人口。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市和乡村城市化试点市,列全国百强县(市)第44位,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东省首批省级文明城市。2007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3.1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实现财政总收入28.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3亿元,分别增长36.1%和34.7%。
 
行政区划

 诸城市辖3个街道、9个镇、1个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密州街道、龙都街道、舜王街道、贾悦镇、石桥子镇、林家村镇、桃林乡,等等。
 
历史沿革

       诸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西汉初年设东武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诸城,据考证,诸城因上古名君舜帝出生于城北的诸冯村而得名。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任密州太守两年,在这里写下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等千古名篇。诸城名人辈出,孔子的学生、女婿公冶长,宋代《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北宋金石学家赵明诚,清代东阁大学士、书法家、宰相刘墉(刘罗锅),《续金瓶梅》作者丁耀亢,《四库全书》总裁窦光鼐等都是诸城人。在现代文学史上,涌现出了王统照、臧克家、陶钝、王愿坚等一批文化名人和崔嵬、李仁堂等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党的“一大”代表、山东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王尽美,也诞生在诸城。诸城龙文化特色鲜明,是全国甚至是世界上罕见的恐龙化石宝库,市境内埋藏有非常丰富的恐龙骨骼和恐龙蛋化石,种属繁多,门类复杂,其中有小巧的鹦鹉嘴龙、凶猛的霸王龙、高大的鸭嘴龙、笨重的蜥脚龙、原角龙和兽脚类恐龙蛋等。目前,全市已在十几个乡镇发现了近二十处恐龙化石点,以市境内西南部的“龙骨涧”最为有名。1964年至1968年,先后在此进行了10次挖掘,共采化石50余吨,至少包括10个鸭嘴龙个体。现已在北京、天津、济南和诸城等地装架起四具恐龙化石骨架,其中位于诸城市恐龙博物馆内的“巨大诸城龙”,是世界上已发现的个体最大的鸭嘴龙化石骨架。因此,诸城又称龙城,被誉为中国北方的“恐龙之乡”。
 
 1987年4月20日,撤销诸城县,以原诸城县的行政区域设立诸城市。
 
 1989年4月10日,调整诸城市乡镇行政区域:撤销范家官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孟疃镇;撤销曹家泊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相州镇;撤销芝灵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昌城镇;撤销大仁和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百尺河镇;撤销大屯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林家村镇;撤销朱家村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皇华镇;撤销楼子乡、程戈庄乡,以该两乡的行政区域设立程戈庄镇;撤销寿塔乡、郝戈庄乡,以该两乡的行政区域设立郝戈庄镇。
 
 2003年诸城市辖3个街道、18个镇、2个乡:密州街道、龙都街道、舜王街道、吕标镇、枳沟镇、贾悦镇、孟疃镇、马庄镇、石桥子镇、程戈庄镇、九台镇、相州镇、郭家屯镇、昌城镇、百尺河镇、辛兴镇、朱解镇、林家村镇、瓦店镇、郝戈庄镇、皇华镇、桃园乡、桃林乡。
 
 2007年,撤销吕标镇,将其中46个村并入龙都街道。撤销孟疃镇、马庄镇,并入贾悦镇;撤销程戈庄镇,将其中26个村并入舜王街道,27个村并入石桥子镇;撤销瓦店镇、桃园乡,划归林家村镇。调整后,全市辖1个乡、9个镇、3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自然资源

       诸城自然资源丰富,全市耕地面积160万亩;水资源总量6.23亿立方米,淡水面积7.35万亩;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20余种,总储量3000万吨以上,其中沸石岩、明矾石、金红石储量丰富,且为山东所独有。诸城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无霜期184天,年平均降雨量750毫米,年平均气温12℃,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宜人。全市劳动力资源充裕,整体素质较高,现有劳动力67万人。
 
自然环境

    地 形
 
 诸城地形属胶莱冲积平原南部的潍河平原,地势南高北低,东南部为起伏较大的低山丘岭,有若干谷状盆地,可事耕作。县境中部向北,系一大片波状平原,边缘有低山缓丘分布。全 市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30.1%;丘岭占22.6%;平原占32.25%;洼地占15.05%;水面占1.25%,境内最高点海拔670米,最低点海拔19米。
 
 地 质
 
 诸城市地处沂沭断裂带东侧,全市以山相家(胶县)一郝戈庄断裂为界,横跨胶南隆起和胶莱盆地两个次一级构造单元。境内地层发育??罗系上统莱阳组,白垩系上统青山组和下统王氏组。地质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褶皱构造次之。规模巨大的沂沭断裂带最东侧的昌邑---大店、安丘----莒县断裂于县境西部孟疃一带通过,其它主要断裂有北东向的山相家一郝戈庄断裂,东西向的百尺河断裂、贾悦断裂,北北东向的瓦店断裂等。岩浆岩主要分布在山相家----郝戈庄断裂以南的胶南隆起区内,主要为燕山晚期的闪长玢岩和花岗岩。
 
 山 脉
 
 境内海拔百米以上山岭六十余座,大都集中在市境东南部,多呈东西走向,属泰沂山余脉之马耳山脉。马耳山海拔706米,山势陡峭,溪洞深远,坐落在五莲、诸城两县交界处,自西向东蜿蜒入海,成为渤海和黄海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大山位于 市境东南端,海拔571米。望海楼、障日山、卢山、竹山等,海拔均在400米上下。市境东北部有白龙山,北部有巴山,西北部有白石岭、锡山、荆山、孙家西岭等,海拔均在200米左右。
 
 河 流
 
 境内河流近五十条,潍河最大,自成一系,发源于莒县之潍山,由西南腔北经墙夼水库入市境,总向东北流,穿市境中部而过,至市境北端与渠河交汇出境。境内流程65公里,流域面积1908.2平方公里。潍河在境内支流较多,组成叶脉状水系。其主要支流有贾悦河、尚沟河、长阡沟、渠河、涓河、扶淇河、卢河、百尺河。潍河水系河床比降大(干流为3---4‰),水流湍急,侵蚀力强,河谷下切深邃,水土流失严重。解放后历经治理,现已逐步变害为利。 市境东北部尚有五龙河,源出九龙山西麓,北流8公晨出境,经高密县境入胶莱河。东南部有吉利河,源出有二,一为千秋岭,一为鲁山西南麓,至桃元乡园村东相汇,南流10公里出境,经胶南县与白马河交汇和主黄海。
 
 土 壤
 
 全市土壤面积2653318亩,共分4个土类,10个亚类,17个土属,75个土种。棕壤土类是全县主要土壤类型(分棕壤性土、棕壤、潮棕壤3个亚类),占土壤总面积的56.55%。各乡镇均有分布。棕壤性土多分布在南部低山丘陵旦中上部,土层薄,质地粗,水土流失严重,宜植林果及花生、地瓜等耐瘠抗旱作物。棕壤 要分布在低山丘岭的中下部及山前倾斜平地上,土层厚,土质好,熟化程度较高,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部分地块可种植黄烟和蔬菜,主要限制因素是活土层浅,养分含量不协调,水浇条件差,灌溉周期长。潮棕壤多分布在山前平原低平处,地势缓平,潜水位高,物理性状好,宜种植各种作物,且多为高产稳产田。褐土土类颁于西北部的丘岭及倾斜平地上,占土壤面积的16.3%,适宜各种禾谷类作物和棉花生长。潮土土类主要颁在沿河两岸,占土壤面积的20.69% 。吵质,上松下紧,耕性好,熟化程度高,地下水源丰富,是生产条件较好的土类。砂姜黑土主要颁在百尺河、程戈庄、箭口、解留、昌城等乡镇的浅平洼地上,占土壤面积的6.19%,土质粘重,结构不良,易旱怕涝,养分不协调,严惩缺磷,供肥性能差,经改良可种植棉花等作物。
 
 植 被
 
 全市植被以栽培作物为主,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地瓜、高粱、谷子、大豆等;经济作物有棉花、黄烟、花生、蔬菜等。其次为林木,主要树种有杨、槐、桐、柳、榆、松、楸、椿、苹果、桃、梨、枣、杏、板栗、山楂等。自然植被子经杂草为主,其次为落叶灌木。主要杂草有狗尾草、节节草、蒿子、苍耳、苦菜、小蓟、蒺藜、灰菜、车前子、牵牛花、芦苇、茅草、马齿觉、玫蒿等,落叶灌木有山枣、紫穗槐、荆条、映山红等。全 市植被总面积2752578亩,覆盖率84.07%,其中人工植被面积2462725亩,占植被面积的89.5%,占全县面积的75.2%;自然植被面积289853亩,占植被总面积的10.5%,占全 市总面积的8.9% 。
 
 气 候
 
 诸城地处暖温带季风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历年平均气温12.0℃,极端最高气温39.0℃,极端最低气温-19.7℃。日平均稳定通过0℃的积温4599.3℃;日平均稳定通过10℃的积温4128.6℃。历年平均相对温度为70%,最大值出现在7、8两月,达83%,最小值63%,分别出现在1、3、4月份。初霜期一般在10月23日,终霜期多在翌年4月18日,平均无霜期186天。年平均光照2578.4小时,日照率58%。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145.5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775.8毫米。按地区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逐步递减,地区分布不均,山丘区降水量偏大,平原区偏小,但汛期暴雨出现的地区,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如1974年8月13日的特大暴雨中心不在年雨量多的山区,而在雨量较少的潍、渠河地带。年内季节分配差异大,有明显的雨季,以6至8月为最盛,占年降水量的64% 。12月至翌年2月公占4% 。冬春降水量过少,经常干旱。年际变率较大,年降水量的最大值是1964年的1359.6毫米,最小值是1981年的465.2毫米。降水量因地区和内、年际变化较大,是旱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
 
自然灾害
 
 旱涝是诸城市主要自然灾害,其次是冰雹、霜冻和干热风。据近23年资料统计,偏旱年出现7次,占30.4%;偏涝年4次,占17.4%;正常年出现12次,占52.2% 。旱灾平均3年一遇,全年性的严惩干旱平均6年一遇。夏涝5年一遇,秋涝11年一遇,全年性大涝23年一遇。有时旱涝灾连年出现,如1954---1955年、1968--1969年和1976---1978年的严重干旱,1974---1975年的大涝,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损失。冰雹平均每年3次,自1959年至1980年的22年中,除4年未降雹外,其余18年均有,最多年份达9次,大都集中在6月份,最多一个月6次,1980年受灾面积达92.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4% 。1980年7月6日一天连降3次,受灾面积62.65万亩。雹路主要有3条,以经过马庄、程戈庄、解留、城关、皇华、桃林等乡镇和经过石桥子、相州、昌城、百尺河、辛兴、林家村等乡镇的两条危害最重。终霜冻比初霜冻危害严重,危害性初霜冻平均10年一次,经潍河沿岸平原、洼地为最重;终霜冻危害全县,平均5年一次。干热风多发生在西北丘岭地区和中部平原地区,轻的一年一次,重的三至五年一次。
 【面积】 2183平方千米
 【人口】 106万(2001年)
 【代码】 370782
 【邮编】 262200
 【驻地】 密州街道
 【区划】 辖3个街道、10个乡镇、1个开发区
 【沿革】 1987年4月20日,撤销诸城县,以原诸城县的行政区域设立诸城市。
 
 1989年4月10日,调整诸城市乡镇行政区域:撤销范家官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孟疃镇;撤销曹家泊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相州镇;撤销芝灵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昌城镇;撤销大仁和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百尺河镇;撤销大屯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林家村镇;撤销朱家村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皇华镇;撤销楼子乡、程戈庄乡,以该两乡的行政区域设立程戈庄镇;撤销寿塔乡、郝戈庄乡,以该两乡的行政区域设立郝戈庄镇。
 1994年9月20日,撤销吕标乡,设立吕标镇;撤销凉台乡,设立郭家屯镇,以原凉台乡的行政区域和相州镇的丁家沙窝、南营、封家岭、秦家河崖、马家埠、韩富庄、业家屯、前宋岗、后宋岗、赵家寨、兴和11个村为郭家屯镇的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郭家屯。
 1996年3月11日,将解留镇政府驻地迁至九台村并更名为九台镇(鲁政函民字[1996]15号)。1996年3月11日,撤销箭口乡、朱解乡、万家庄乡,设立箭口镇、朱解镇、万家庄镇(鲁政函民字[1996]16号)。1996年12月29日,撤销马庄乡,设立马庄镇(鲁政函民字[1996]65号)。
 1998年辖:城关镇 吕标镇 枳沟镇 箭口镇 万家庄镇 贾悦镇 孟疃镇 石桥子镇 程戈庄镇 九台镇 相州镇 郭家屯镇 昌城镇 百尺河镇 辛兴镇 朱解镇 林家村镇 瓦店镇 郝戈庄镇 皇华镇 马庄乡 吴家楼乡 桃园乡 石河头乡 石门乡 桃林乡 山东头乡
 2001年,撤销城关镇,设立密州街道、龙都街道;万家庄镇和箭口镇合并成为舜王街道;撤销吴家楼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石桥子镇;撤销山东头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桃林乡。
 
乡镇街道
     密州街道是中共诸城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辖区面积79平方千米,总人口13.2万人。辖43个行政村,29个居委会。
 
 龙都街道面积109.2平方千米,人口10.5万人。辖73个村、24个社区居委会。2007年撤销吕标镇,并入龙都街道。
 
 舜王街道面积123平方千米,7万口人。辖64个行政村。2001年3月,撤销万家庄镇和箭口镇,设立舜王街道。
 
 相州镇
 
 昌城镇面积119平方千米,6.5万人。辖78个村。汉朝设昌县,清置昌城连;1929年改置昌城乡;1959年更名为昌城人民公社;1984年4月分为昌城镇、芝灵乡;1989年撤销芝灵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昌城镇。
 
 百尺河镇地理坐标:东经119°31’,北纬36°08’。总面积125.2平方千米,1.3万户,5万人口。辖79个村。镇境内有一百尺河,自东南向西北穿越境内,百尺河镇因此得名。晚清至民国初期置诸城县百尺河练,1929年置诸城县百尺河乡,辖于第七区,1945年属诸城县埠头区。1958年2月撤区,置诸城县百尺河乡,1958年9月百尺河、仁和两乡合并为胜利人民公社,1959年更名为百尺河人民公社,1984年4月改置为百尺河镇和大仁和乡;1989年4月,大仁和乡并入百尺镇。
 
 皇华镇总面积140平方千米,4.5万口人。73个行政村。
 
 贾悦镇面积106.55平方千米,4.3万人。辖64个行政村。
 
 马庄镇位于诸城市西北部。面积89平方千米,3.4万人。辖59个行政村。原属石埠子乡,后成立马庄人民公社,1983年更名为马庄乡,1997年撤乡建镇。
 
 郝戈庄镇总面积81平方千米,3万人。辖40个行政村。
 
 朱解镇面积71平方千米,3.5万口人。辖54个行政村。
 
 吕标镇面积71.3平方千米,4.6万人。辖46个行政村。民国时称诸城城西区,1947年解放后建立起区、乡人民政府,1958年更名吕标人民公社,1984年4月社改乡时改称吕标乡,1994年10月改称吕标镇。2007年撤销,并入龙都街道。
 
 辛兴镇位于诸城市城东16千米处。总面积80.73平方千米,4.1万人。辖68个行政村。1929年(民国十八年)置辛兴乡,属第七区。1946年,镇境分属仁和区、障北区。1958年2月,撤区并乡,置辛兴镇乡。1958年10月24日,成立前进人民公社。1959年,改名为辛兴人民公社。1984年春撤销公社,成立乡镇,改置辛兴镇。
 
 九台镇总面积68平方千米,2.6万人。辖43个行政村。九台镇既原解留镇,于1958年2月成立,6月成立解留公社,1984年4月改解留镇,1996年3月镇驻地由解留迁至九台,改名九台镇。
 
 瓦店镇面积109.3平方千米,3.55万人。辖55个行政村。
 
 石桥子镇面积120平方千米,5万人。辖75个行政村。1984年3月社改乡时由石桥子人民公社改为石桥子镇和吴家楼乡;2001年3月原石桥子镇和吴家楼乡合并设立新的石桥子镇。
 
 程戈庄镇总面积91平方千米,3.7万人口。辖53个村。
 
 枳沟镇地理坐标:东经119°13′,北纬35°55′。总面积85.2平方千米,4.8万人。辖55个村。镇区建成面积3.0平方千米,镇区人口1.2万人。枳沟始于明初,因古时村内有一条东西贯穿的大沟,沟两岸长满枳树,故取名枳沟。镇境1929年置枳沟乡,属诸城县第三区;1945年置枳沟区;1947年划归莒北县;1950年1月复归诸城县,为第六区;1955年4月复为枳沟区;1958年改置枳沟乡,属吕标公社;1976年成立枳沟人民公社;1984年4月改社为镇。
 
 郭家屯镇面积49.8平方千米,3.1万人。辖29个行政村。1995年,撤销凉台乡,设立郭家屯镇,以原凉台乡的行政区域和相州镇的丁家沙窝、南营、封家岭、秦家河崖、马家埠、韩富庄、业家屯、前宋岗、后宋岗、赵家寨、兴和11个村为郭家屯镇的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郭家屯。
 
 孟疃镇总面积92平方千米,人口3.5万。辖65个行政村。清至民国时期,镇境属莒县;1943年10月,属诸莒边县;1945年底,属莒北县;1949年2月,改属诸城县;1958年2月,置孟疃乡,1958年9月,与贾悦乡合并,成立东风人民公社,后改称贾悦人民公社;1962年,置孟疃人民公社;1984年4月,改置孟疃镇;1989年,撤销范家官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孟疃镇。
 
 桃林乡面积142平方千米,3.8万人口。辖72个(或55个,待查)行政村。原属藏马县,后区划几经变迁;1984年4月,由社改乡时改为桃林乡和山东头乡;2001年3月,原桃林乡和山东头乡合并设立新的桃林乡。
 
 桃园乡面积113平方千米,3.1万人。辖54个村。
 
民风民俗
 民间风俗素以“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为特色,传承相习而时相变,南北有别又东西各殊。
 民俗文化主要包括生产、生活、节令、社会、道德、心理与语言等分类体系。民俗选录、记述,则应该在其主流质朴、纯厚、高洁、美化、友善、保健及经验等方面勤下功夫,剔除其间的迷信糟粕,移风易俗,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嫁 娶
 
 嫁娶的过程大体是说亲、订亲、投契、送日子、看喜贺喜、迎亲。
 说亲 。媒人提亲,双方父母相互了解,中意后请人“合八字”,按十二属相和“五行”推算相克相成,若不相克,双方同意,亲事初成。
 订亲 。双方同意,男方备好衣料、道饰品及猪肉、糕点等定亲礼物,并附上问安贴、订亲帖,选择吉日,由媒人带领送至女方家,女方以鞋帽、文房四宝等礼物回赠男方,以示婚姻已经确定。
 投契 。婚姻确定后,男方选择吉日,按照一定格式在媒契上写上“敬求金诺”等字,并备上“四色”或“八色”礼物,送至女方家。女方收礼回契,契上写“仰答玉音”等字。通过互换婚契,作为定婚的书面依据,以防相互反悔。
 送日子 。投契后,男方找卜卦先生查日子。卜卦先生依据男女双方的生日时辰??连同喜期一同送到女方家,名曰“送日子”。送日子时,将原定聘礼未交齐的一并送去,否则喜期很难定下来。等聘礼交齐后,再定喜期。
 看喜、贺喜 。喜期确定后,男女双方告知亲戚朋友,亲戚朋友前去祝贺。前往女方祝贺的为“点茶”,到男方贺喜的名曰“送大饭”。喜期之日,街坊邻居携带食品之物前去庆喜,名曰“送小饭”。喜主宴请来客,共庆喜事来临。
 迎亲 。建国前,在迎亲时,贫富差别较大,一般人家在迎娶新娘时,只用小轿一乘,抬娶新娘;穷苦农民,只得用木轮推车搬娶新娘;地主、富商及官绅,为表阔气,则用双乘轿,请来喇叭匠,吹吹打打,热闹非凡。建国后,先后必用小车、马车、自行车、地排车、拖拉机,70年代末,使用汽车,进入80年代大都用面包车、轿车或双排座车。
 婚礼 。一般都在下午举行。需经“过门”、“拜天地”、“八洞房”、“坐床”“闹喜房”等程序。建国后,此程序不再被人们重视。70年代后,以向父母鞠躬,代替拜天地。部分男女青年以蜜月旅行结婚,代替了旧时婚俗。近几年,城镇机关团体和厂矿企事业单位,举行集体婚礼,替代了旧时习俗。
 旧时,在举行婚礼时,女的必需身着红衣,不论春夏秋冬,都要穿棉衣,名曰“催妆衣”;入门时,要怀换丝罗子;棉衣棉被里要放置枣、栗子、花生果、铜钱,以示“早立子”;棉衣棉被必须由儿女双全、人丁兴旺的妇女缝制,意求将来有儿有女;闹喜房时长辈及兄长不准参与。
 进入80年代,城镇、机关团体及工矿企业的男女青年结婚时所用家具,多是双方协商共同购置。但讲排场,比阔气,大操大办之风尤盛。
 建国前,寡妇改嫁倍受歧视。建国后,政府提倡寡妇改嫁,同时寡妇改嫁受到法的保护,不再受人歧视。
 丧 葬
 
 
 境内凡是人死后,全部实行土葬。老人临终前,须净面、理发、穿寿衣。咽气后,入殓、报丧、指路,孝子孝女穿着孝衣到土地庙“送汤水”,孝子孝女守灵,侄子孙子跪灵棚,亲友吊孝,送盘缠钱等程序。丧事根据丧主的经济条件面定。死者埋葬后,三日要圆坟,此后要上“五七”坟、百日坟、忌日坟、三年坟、九年坟。60年代,平坟还田建立公墓。1971年火化厂建立,提倡火化,丧葬制度进行了大的改革,城乡出现了召开追悼会,坟前敬献花圈之俗。80年代,土葬之俗基本废除。
 婴儿死亡,不能埋,只能用破席一包,弃于野外。幼儿、少年夭亡,做一小棺材,埋在田间地头,不能埋入祖茔;青年死后,入棺后不能刹钉,用茼绳一捆,二日后埋葬。
 喜 庆
 
 
 境内喜庆有看喜、过百日、过生日,庆寿、烧炕等。小建出生后三日,亲戚朋友携带红糖、小米、布料前去控望,名之曰:“看喜”;到100天购置长命锁、脚锁、手镯、长生果、铃铛之类物品,前往庆祝,谓之“过百日”;到一周岁时,携带吃食和穿戴之物,前往庆贺,名之“过生日”。
 人过60岁时,每到生日之时,亲戚朋友,儿女子孙,携带寿礼前往祝贺庆寿,名之曰“祝寿”;每逢乔迁亲居时,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前往祝贺乔迁新居,名之“烧炕”。解放后,境内的喜庆活动仍很盛行,近几年尤盛行,年几年尤甚,且不乏大事铺张之举。
 
 
地方特产
 
 诸城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土壤质地较好,气候条件适宜,生物资源丰富。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形成了大量的土特名产而享誉国内外。经粗略调查,有50多个品种(产品),可分烟、油、林果、畜禽、瓜菜、水产、食品等11大类。
 诸城众多的土特名产,具有以下特色与特点:
 1、品种多,历史久。我市土特产多达几十种,且多数历史悠久。黄樱桃在明洪年间就开始在我市栽培,《中国果树分类学》和《山东樱桃资源》都列入了黄樱桃,并将它人微言轻中国樱桃的一个主要品种。名贵药材诸香附,1500年前就已开始被人们应用,在闻名的白龙山药会上倍受青睐。潍河鲤鱼以其味道鲜美而驰名,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时曾专门写诗赞誉。
 2、质量好,分布广。土特名产一般都质量上乘,具有独特的风味、作用和功效。我市黄烟,栽培历史悠久,品种优良,因而我市被定为全国优质烟生产基地,连续七年被我国烟草公司评为烤烟生产先进市。我市酒厂研制的密州玉液酒,1990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第28届世界优质产品选评会荣获金奖。诸城得利斯公司生产的“得利斯”牌圆火腿、香辣肠,1990年分别荣获“西湖杯”国际仪器博览会金奖和铜奖。
 3、规模大、创汇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市土特名产的生产已初步形成规模,创汇领域不断扩大,创汇额逐年增加。市抽纱总厂生产的勾针和百带丽1989年荣获北京首届国际博览会金奖,畅销24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值达5000多万元。
 土特名产一般都享有较高的声誉,因而是宝贵的经济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生产条件的逐步完善等,土特名产的开发利用具有潜力可挖,前景广阔。
 
 诸城“烧又”(烧肉)!!!!
 密州一绝,时逢春节家家自制。以新鲜猪肉偎以多种佐料,入锅煮至脱骨,肉凉置于铁箅子入锅(传统大铁锅),红糖入锅底,文火煨之,红糖化烟将猪头肉熏至酱红色,熏烤味弥漫四邻,入口香而不腻,四季于密州城里乡镇皆有售。
 
 诸城鸡架!!
 取原生自养家鸡,去肉留骨,谓之“鸡架子”。以密州民间自创之法烤之,遂成。随密州游子至异地,客尝,纷索之。
 
 桃林茶
 1968年诸城引进安徽茶树,在桃林乡试种,经过驯化和选育,使茶树在诸城安家、繁衍下来,并保持特有的品质和风味。以后,又扩种到皇华、郝戈庄、桃园、石门等乡镇,曾一度发展很快,达1000多亩,以后受干旱和寒冷的影响,种植面积有所减少。因当初试种这种茶地点在桃林,故称“桃林茶”。
 桃林茶无论是在产量还是质量上都好于南方茶。在没有特大冻害的年份,亩产在65公斤左右,并出现了单产超100公斤的高产地块。经过20多年的选育,形成了茶色棣、香气高、耐冲泡的地方特点,以浓郁的板栗香和持久的色泽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板栗
 诸城板栗,从清初引种,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诸城的主载品种是明栗子及70年代从烟台地区引进的红光、金丰等优良品种。
 诸城板栗品质上乘,味美可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糖分等。1983年在全省板栗质量鉴定会上,昌城镇潍东村从百年以上的大树优选出的潍东7号、潍东38号栗子被评为第九名。在1988年板栗质量鉴定会上,昌城镇芦河1号又获得了三等奖。近年来,诸城在平原地区建立了板栗密植丰产园,以大部分低产园进行开发改造,使板栗生产实现了良种化。
 
 
 红富士苹果
 诸城市自1982年开始引进繁育红富士苹果,共引进长富1、长富2、长富6、秋富1、岩富10等五个单系,成为山东省较早发展红富士苹果生产的县市之一。诸城市出产的红富士苹果色泽艳丽,甜脆可口,1989年被评为山东省和农业部优质苹果,并在全国总评中评为第一名,成为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苹果品种。
 据农业部测定,诸城红富士苹果果实含可溶性物达17.2%,可滴定酸0.25%,糖酸比47:56,每百克果肉含有VC4.41毫克,而且还含有胡罗卜素、脂肪、蛋白质、Ca、Fe等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敞口山楂
 敞口山楂,在诸城以马庄、石桥子等地栽培历史最长,约2000多年。现在敞口山楂已成为诸城市马庄、石桥子、皇华、石门、昌城等山楂产区的主栽品种。全市种植面积达5万亩,年产量2000多公斤。马庄乡现存有100多年生的敞口山楂大树,全乡年产山楂800多万斤,成为远近闻名的“山楂之乡”。
 敞口山楂果实扁圆形,果皮涂红,果点黄白色,密集,果皮较粗糙,无光泽,因萼筒大而深,萼片开张而成“敞口”。敞口山楂营养含量丰富,钙和铁的含量居各种水果之首。特别是含大量抗坏血酸,含量比苹果多17倍以上。由于营养丰富,近几年山楂及加工品已被称为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疗效食品”,受到人们的欢迎。
 
 
 诸城黄樱桃
 黄樱桃主要分布在诸城南部山区,栽培历史悠久。自明洪武年间(公元1364-1368年)开始栽培,约有500至600年的历史。目前我市黄樱桃累计载植万多株,年产10万公斤左右。
 黄樱桃果实平均单果重2.5克,圆球形,顶端无尖,果梗较长,梗洼圆形,狭而较深,向阳面有红晕,有光泽,外形美观,皮厚不易剥离,果肉黄色微红,果汁多,味甜微酸,风味品质上乘。每年5月中旬,是优良的生食品种,据化验,黄樱桃果实营养丰富。
 
 
 诸香附
 诸城市出产的香驸,据清《乾隆诸城县志.方物考》记载,大约1500年前开始被人们认识应用,其主要药用功效理气疏肝,调经活血,适用于胃腹胀痛、两肋疼痛、月经不调等症。
 诸城为驰名全国的“诸香附”生产地。潍河岸边的白玉山子村出产的香附别具特色,药效高,质量好,个大质坚实,横断面色紫红,角质层有明显的金丝圈,历史上被行家誉为“白玉香附”而驰名全国,是诸香附中的姣姣者。
 
 
 潍河鲤鱼
 诸城市境内的潍河自古以盛产鲤鱼而驰名,人们习惯称这里的鲤鱼为“潍河鲤鱼”。
 潍河鲤鱼生长迅速,食料来源广泛,能在静水中自然繁殖,个体较大,肉多,刺少,味鲜美,食用价值高。目前,潍河鲤鱼在诸城还没有作为主养品种,仅限于在潍河水系内生殖繁衍。
 
 
 密州凤翅
 “密州凤翅”是诸城久负盛名的一道名菜,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
 “密州凤翅”始创于清朝乾隆年间。刘墉回诸城老家祭祖,从宫廷技艺??后,这们厨师以“提篮鸡”的烹调方法,专用鸡翅做了一道菜,这道菜深受食客的喜爱,后根据诸城古称“密州”,将这道菜取名为“密州凤翅”。所以,“密州凤翅”也是清朝宫廷中的一道传统工艺名菜。
 
 
 密州烤鸭
 诸城密州烤鸭选用天津鸭,烤制时特选用枣木、苹果木等果木熏烤,故以皮酥肉嫩驰名中外。在食用时配上精制和特选的单饼、大葱、大酱等10多种佐料,味道鲜美,只感肥而不腻,是宴请贵宾的上等佳肴。
 
 
 诸城辣丝
 “诸城辣丝”在冬季、春节凉菜中堪称一绝。是诸城民间流传的一种具有乡土风味的凉菜。
 “诸城辣丝”是以辣菜疙瘩为主要原料,在冬季精心制作而成的一种辣味凉菜,俗称“辣丝子”。它颜色洁白,刀功细腻,条型丝状,清脆爽口,辣味独特,别具一格。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辣丝子的人越来越多,促进了诸城辣丝的生产。城关、昌城、九台三镇相继出现了辣丝子专业村、专业户,诸城辣丝已由原来的百姓自做自吃,发展到了用罐头瓶、塑料袋包装,在食品市场上销售。
 
 
 密州玉液
 诸城古称密州,酿酒历史源远流长。
 “密州玉液”以高粱、玉米、小麦为原料,采用传统的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经长期贮存精心勾兑而成。酒质清亮透明,窖香浓郁,绵甜爽净,诸味协调,余香悠长,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产品,一直供不应求。
 该产品装璜新颖、美观、大方,有精装和简装两个系列产品。物美价廉,系宴请宾客、馈赠亲朋之佳品。
 
 
 得利斯系列产品
 “得利斯”,英文译意是鲜嫩味美的肉制品。得利斯系列产品,是诸城市得利斯公司加工生产的。该公司是昌城镇西老庄村村办企业,自1986年建立以来,他们充分利用本市农产品资源,积极引进国外食品加工技术,从市场需求出发,大胆创新,不断取得新成果.
 在得利斯系列产品中,从西欧引进工艺与配方生产的圆火腿,营养丰富,做工精良。1990年该产品荣获“西湖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香辣肠胃,分辣味香肠、香肠(无辣味)两个品种。肉质鲜嫩、色泽褐黄,芳香味美,营养丰富。1990年荣获“西湖杯”国际食品博览会铜奖。
 得利斯系列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市场不断扩大畅销潍坊、青岛、济南等20多个大中城市。
 
 
 百带丽
 百带丽起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1975年诸城市抽纱总厂引进生产。目前,诸城百带丽已有近400个规格,主要用来制作台布、床盖、窗帘等。
 诸城百带丽具有琼洁优雅、玲珑美观的特长,具有虚实明暗相间、玲珑剔透的艺术效果。目前,该产品畅销美、日、欧、港澳等24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外商客户的欢迎,年出口值100多万元。
 
 
 猕猴桃
 产于郝戈庄镇东郝戈庄村。藤本灌木树种。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且含有抗癌物质,长期食用,具有防癌治癌之功效,有较高的药用、食用双重价值,六月中旬成熟。
 
 
 花岗岩
 郝戈庄镇马耳山蕴藏着丰富的花岗岩矿,储量达2亿立方米以上,并且多裸露于地表,极易开采。由于处在大山阴面,岩石硬度大,制成板材光洁度高,被广泛用于建筑、装饰装修等行业,同时还被加工制作成石几、石桌等民间用品。
 
 
 岔道口牌酱菜
 岔道口牌酱菜采用孙氏祖传秘方,相传在清代就久负盛名,后经几代人的钻研,使配方更科学,工艺更先进,酱菜色泽光润,酱香浓郁,香甜可口,包装精美,深受消费者喜爱。
 
 
 
旅游景观

 
 障日山,位于山东胶东半岛,隶属于山东省诸城市。是青岛、潍坊、日照三地级市中心接壤之地,相距均在百公里内,距离黄海岸48公里。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东赴青岛、南下日照、北去潍坊、西走临沂,交通十分便利,当日均可从容往返。障日山景区,总面积1.3万余亩,与青岛市著名的崂山遥相呼应,并以姐东妹西之称而毗邻。是道教、佛教鼎盛荟萃之地,孕育了障日山独特、浓郁的宗教文化内涵。障日山自然景观则以“峰险、石奇、洞幽、雾幻、名胜”五绝被世人所称道。由于地壳运动,塑造了肖人肖物、形象逼真的360个奇景,孕育了100多处大型走廊式裂隙岩崖、岩洞、游人为之叫绝;由此衍生的各类美妙、动人的传说引人入胜;更有金龟探海、天柱山岳、九鲤溪瀑、福遥列岛、茶园翠湖、石门锁钥、东坡古井、神鞭裂岩等八大景区和“太平天国”所留下的红崖古战场;据载:障日山香火最鼎盛时期是明未清初,共建有五寺、二十八庵、一百二十八茅庵,当时僧尼、道士达二千多人,真是“山当曲处皆藏寺,路欲穷时又遇僧”。现名胜古迹大多存在,每逢“清明”和节假日,到山下祭祀扫墓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常山,位于诸城市城南10公里处,原名“卧虎山”。过去人们在此山祈山祈雨常常灵验,帮更名为“常山”。
 雩泉亭,坐落于常山之北的一条山涧中,涧中有一古泉,泉水很旺,“汪洋折旋如车轮,清凉滑甘,冬夏如一。余流溢去,达于山下.......”是扶淇河的一条支流。
 雩泉亭历经沧桑,今已无存,但雩泉尚在,今被姑子庵村群众用作水井。井底呈方形,凿痕宛在,即为原雩泉。
 沧湾,又名沧浪湾,位于市中心。沧湾其来历已不可考,但很早就成为群众之游乐场所。随着旧城改造和新型建筑的不断兴起,先后在湾北建起了礼堂,湾西盖起了文化馆、图书馆,湾东北修建了电影院,沧湾就自然而然地处在了县城文化娱乐的中心地带。1983年7月沧湾得以重修建,东西长63米,南北宽68米,湾边为石砌,四周置栏杆,水边垒假山,中央建“漾月亭”,有九曲桥通往北岸。亭下瓷蛙喷雾,水中红鲤嬉戏,水面芙蕖争妍,岸边柳翠欲滴。每逢朝阳初露,霞光万道,流金溢彩,别有情趣。月夜游观,周围万盏灯火倒映水中,犹如繁星缀天,更加引人入胜,实为城内一游览胜地。更为有趣的是,“金蟾在水不暄噪”。
 卢山,原名故山,位于县城东南13公里,海拔382.9米。山势陡峭,怪石嶙峋。山前有卢山洞,洞口上方刻有宋宣和三年赵周宾题写的“卢山洞”三个大字。洞中有许多宋人刻词,中央置有卢敖像。洞西南有“圣灯岩”,山巅有“饮酒台”,山后有磨菇石等古迹。山之阳还有兴国寺、卢山寺等寺院,寺内石塔林立于群山环抱之中,景色秀丽,环境幽雅,为诸城重要名胜。
 卢山洞,又名休粮洞,传说即卢敖藏匿之所。石洞南向,洞高约2米,似一间房屋大小。摩崖刻有题名,洞中顶部刻有“陈行之携稚子知自、知晦、知×、知素、知恪、知恭到此洞。”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九月初六日”。东壁刻有“赵周宾、高在用、赵守中同游,宣和三年(公元1113年)”。洞外上端刻有 “守中、周宾、大用同游”。洞口上横题“卢山洞”三个大字。县志记载为邑人张侗所题。
 饮酒台,台位于卢山西峰之巅,台呈方形,台北即为10余米的峭壁,台中部有一大裂缝,但尚完好。传说为卢敖饮酒处。
 圣灯岩,在饮酒台西南卢山半坳中,一排拔地而起的怪石,高约20余米,远望似灯台排列,故名“圣灯岩”。尚完好。
 卢山不公景色秀丽,古迹闻名,而且最引人神往的是它的“山市”。
 清同治甲子(1864)春,四川丹陵人彭促尹来诸城登户山,写下《游东武卢山记》,其中云:
 晨起,效东坡祷海神。巳刻,登山。山极峭,屐几损。至巅,忽见东南有青黑气屏挡如障,俄,五嶂结为浮屠,有僧来往。又顷刻,杰阁摩天,飞檐厂楔,气象直欲吞日,紧与浮屠对。其下,沃野中开,阡陌横袤,垂柳夹道,茅屋土垣隐露人家半面。......未几,景物消散,目前唯烟雾掠耳也。仆夫为余言:“此山市也。本地官民数年不见,公似有缘焉。”
 九仙山,在诸城市南八十七里。《山东通志》:“汉明帝时,有九老日饮酒万寿峰下。一日,同化去。人称仙人。”故名。苏轼有诗赞曰:“九仙今已压京东。”自注:“九仙在东武,奇秀不减雁荡者也。”明代文学家张世则《九仙石阁赋》云:“三齐颂灵景,九仙称名山。”请代文学家、史学家李澄中《九仙山赋》亦云:“齐鲁名山,实甲九仙,盖《易》所谓地中山也。”勘考此山,主峰海拔697米,比马耳山稍矮,总面积27平方公里,群峰竞峭,高入云表,奇石突兀,各具形态,确令人流连忘返。熙宁九年九月,密州太守苏轼再次游览九仙山,在流杯亭之西的悬崖峭壁上题刻了“第一山”三个遒劲大字,跋题:“熙宁九年九月苏轼”。且在其下的一巨石上刻有“白鹤楼”三字,跋题:“宋熙宁九年苏轼书于石东”。今题刻犹存,竖排阴刻,“第一山”每字3米见方,“白鹤楼”三字0.5米见方,赫然醒目,令人惊叹不已。
 马耳山,占地约40平方公里,主峰海拨706米,为鲁东南最高的一座山。主峰二巨石并举,远望状如马耳,故名。山势为东西走向,由片麻岩、花岗岩构成。五老峰、松朵峰、鸽崖峰等奇峰高峙竞秀,山间岚气霭霭,泉水淙淙。山坡林木覆盖,荆榛遍生。山石磷峋,山势陡峭,但有曲径通幽。这儿有仙人洞、龙王泉、隐龙寺、石龙寺、齐长城和桥上庄等胜迹。据唐代文学萧颖士《马耳山记》记载,仙人洞为东晋人葛洪曾隐居炼丹之地。隐龙寺、石龙寺为北魏正光时所建,至清末仍完好,今已废圯,公存遗址。山脊处有横亘绵延的齐长城。据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山上有长城,西接岱山,东连琅琊巨海,千里余里,盖田氏所造也。”《竹书纪年》记载:“齐长城”为周显王十八年(公元前351年)筑建,至今已有2349年的历史。今有些地段,残址凸出地面1米左右,宽10米左右,基础多以块石垒砌。其上以沙土夯筑。每遇沟壑以巨石填筑。曲折蜿蜒,高低绵亘,十分壮观。“齐长城”经历的诸城段,西自郝戈庄的马耳山,东延至皇华镇的龙湾头,再延至石门乡的马山后,桃园乡的台家沟南岭,然后入胶南市境,全长30多公里。打开乾隆《诸城县志,总图》可见,马耳山与喜鹊岭之间为“黄草关”。这是“齐长城”一道险峻的关隘。
 马耳山自古有名。唐开元年间,官秘书正字、史馆待制的“萧夫子”——萧颖士,“慕名托疾”不远万里,来诸城马耳山游览,写下了《游马耳山》著名长诗。诗云:
 兹山表东服,
 远近瞻其名。
 
 合冥尽溟涨,
 浑浑连太清。
 
 我来疑初伏,
 幽路无炎精。
 
 流水出溪尽,
 覆萝摇风轻。
 
 高深度气候,
 俯仰暮天晴。
 
 入谷烟雨涧,
 登崖云口明。
 
 乾坤正含养,
 种植总滋荣。
 
 白龙山会,山在县东北四十里(今百尺河镇驻地北2公里处——笔者注),其巅有古塔。东西麓有黑,白二龙池。
 此志《疆域考》还载:百尺河之北为白龙山,每岁二月朔日、十月望日,百贷毕集,即地列肆,五日而罢。土人云“山会”也。......相州春、秋亦有山会,与枳沟、胜水相若,皆不及白龙之盛。四乡集场,盖几倍于前矣。据当地老人言,此塔为砖石结构的五层六角高塔,通高近20米,峙立于白龙山之巅,历时930年余年,到1959年被毁。塔周围建有许多庙宇,北有“老母殿”,南有罗汉庙,东有自来佛庙、西有如来佛庙,形成了一个以高塔为中心的建筑群。庙宇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十分壮观。每年农历二月一日、四月八日、六月八日和十月十五日,这儿举办“山会”,情景正如乾隆县志所载的“百货毕集,即地列肆,五日而罢”相同。尤令人注目的是二月一日和十月十五日的山会,专门是药材交易。此时,来自全国的商贾云集,市面上有来自四川的贝母、黄连,东北的鹿茸、人参,陇洮的枸杞、甘草,两粤的木香、朱砂,滇贵的三七,穿山甲,西藏的红花,灵石,齐鲁的阿胶、海狗......至于羚角、牛黄、狗宝等名贵药材,也真委其市,蔚为大观。于是,在此设药房者有之,设购销店者有之,设邸栈者有之,凡数百家。因此,“白龙山会”成为名播海内的药材集散地。
 今天,白龙山的古塔、山寺和庙宇已荡然无存,“山会”亦随之销声匿迹。但当地的镇办工业却悄然崛起,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社团纷纷来此合资兴办企业,其三维管件、美阳太阳能热水器和保安器材等产品又蜚声海内外。
 “龙池”小景,诸城东北25公里处有一“龙池子”材(今属百尺河镇)。材东北角有一个小池塘,面积约400平方米,水极清澈,水中游鱼历历可数。其侧有一小泉,泉眼碗口大小,常年涌水。水入池塘,池满复入北边的水潭,潭深数米。1954年,当地人民政府对其进行整修,以石围彻,并立一石碑,上刻“龙池”二字。池边绿草如茵,树木环绕,水天相映,景色如画。
 都吉台原名“斗鸡台”,为春秋时鲁国季氏与后氏的斗鸡之处。《史记,鲁周公世家》载: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鲁大夫季平子(季孙意如)与鲁大夫后昭伯(后恶)以鸡角高下,季氏败北,羞怒辱后氏。后氏联合臧氏去鲁昭公处告讦,昭公偏袒后氏,遂讨伐季氏。季氏联合叔孙,孟孙,三家共伐鲁昭公。昭公败而失国出亡,后氏亦为孟孙所杀。
 碑文,吾邑石桥镇北旧有三官神祠,面荆山环荆水,福庇一方......
 
文物古迹
 
 古 迹 类
 超然台:坐落在原北城墙偏西处,今台下巷北端与北关路交汇处。台高10米左右,北面紧靠城墙,台面略成梯形,前沿东西长约28米,南北宽25米。台上分前后两院,前院中间有3间厅堂,明柱出厦,门悬横匾"慕贤亭";后院有东西两庑,各3间,较前矮小,内置刻石。后堂3间,内有苏轼泥塑坐像,一手捧书,一手扶膝,神态文雅庄重,风度超然脱俗。
 
 
 齐国长城:齐威王六年(公元前351年),齐国为防楚国入侵,在国境南部边陲群山之巅筑造,后称"齐国长城"。齐长城蜿蜒于市境南部群山之巅,西南自马耳山入境,沿马耳山、石人山、七泉山、茁山、拔地盘、黑溜顶、摘星楼、马山、磊石山至台家沟南岭入胶南县境,经郝戈庄、皇华等6个乡镇,境内全长60余里。远看如带,近看似岭,颇为壮观。齐长城古迹,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1979年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树立标志予以保护。
 
 
 
 文 物 类
 鹰首提梁壶:1970年出土于臧家庄大型战国古墓。高56厘米,腰围90厘米,重10公斤。通体瓦纹,嘴似鹰首,口上唇可自由张合,并有提梁用双环连于壶盖之上,造型奇特,制作精湛,是全国罕见的艺术珍品,多次参加国外、北京和省文物展览,经省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蛋壳黑陶杯:1976年出土于呈子遗址,共12件,4种造型。此为2式高柄杯,高12.5厘米,口径10.8厘米,底径4.7厘米。杯口作大浅盘状,杯底部外鼓作圜底状,下部外撇,杯底垂入中间粗柄内。柄上作鼓形,上作束腰状,外观无明显分界,矮圈足,腹部饰细弦纹,柄上部饰条形纹,二楔形镂孔,造型灵巧,精美异常。
 
 
 汉代编钟:1970年出土于臧家庄大型战国墓,一组,共9件。最大的通高37.8厘米,最小的16.5厘米。钟方形纽,口呈月牙形,通体布满乳丁及繁缛的纹饰,下部均有铭文。
 
 
 宣德青花碗:1975年建房时发现,高11厘米,口径30厘米。大口、园腹、圈底,周身饰缠枝牡丹,碗下部及圈足饰花纹图案,碗口沿外侧横书"大明宣德年制"6个正楷字。造型厚重古朴,青花釉润浓重,是青花瓷器中之代表,亦是明代青花瓷之珍品,经省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诸城龙文化特色突出,恐龙化石蕴藏丰富,长16.6米、高9.1米,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鸭嘴龙化石就出土并陈列于诸城恐龙博物馆,被誉为中国北方的“恐龙之乡”,有“南自贡、北诸城”之说。
 
 前进中的诸城文化
 诸城市文化局下设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艺术团和电影公司五个单位,共有干部职工147人,其中党员103人,在职副高职称工作人员13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诸城市文化局在中共诸城市委诸城市文化局在中共诸城市委、诸城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高举紧紧围绕党的工作重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管理全市文化事业、文学艺术事业、图书、电影、文物、博物和文化市场工作上,都取得了很大进步。
 一、文化机构形成网络,基础建设成绩显著
 诸城市委、市政府先后投资5300多万元,陆续建成了电影院、电影公司办公楼,健全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艺术团等文化机构。博物馆已建成占地16亩、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馆藏文物1.5万多件的花园式新馆,先后两次受到省文化厅的表彰,被列为地(市)级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图书馆大楼建筑面积达3800平方米,馆藏图书13万册,报纸64种,期刊470种,8个阅览室,400个阅览座位,年接待读者13.7万人次,1999年10月,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2003年,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顺利通过国家一级图书馆的评估验收。艺术团经过多次改革,现有演职人员50多人,固定资产120万元,近两年参加山东省戏曲调演和歌曲比赛,共获16个奖项,在迎接各级各类会议在诸城召开或各级领导人、为市内各种庆典活动以及“文化下乡”演出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1999年诸城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在抗洪救灾活动中,艺术团8天演出22场大型赈灾义演,共募集款物563万元,为抗洪救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一年两次受到诸城市委、市政府的嘉奖。电影公司在全国县级城市电影放映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积极开拓进取求生存,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先后受文化部、原广电部等表彰3次,省文化厅表彰6次,2000年下半年,又投资200万元,对电影院进行改造,更名为影剧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得到山东省文化厅的充分肯定。近几年,文化馆的人员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工作水平也上了一个大的台阶,担负着全市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曲艺、美术、书法、摄影等十大门类的创作辅导和乡镇文化站的业务指导、文化活动的组织辅导任务,已经发展成为全市的宣传文化娱乐中心、文艺创作辅导中心、艺术人才培养中心、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科学研究中心,在全市两个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多次受到山东省文化厅的表彰。1993年诸城市政府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建筑面积达5400平方米的恐龙博物馆,现已成为诸城重点旅游文化景点,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友人先后来此参观指导,给予高度评价。诸城的乡镇文化站建设纳入了乡镇总体建设规划,全市各乡镇全部建起了文化站,相继有18处乡镇建成集镇文化中心,有16处是地(市)级先进文化乡镇,1处省级文化先进单位。现已有乡镇万册图书馆3处,5000册以上图书馆6处,农村文化大院450个。
 二、文化队伍日益壮大,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迄今为止,诸城市专职文化工作者已发展到260人,其中3人被评为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8人被评为诸城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国家级、省级各类文艺协(学)会会员近百人,地(市)级会员70多人。文艺演出队伍1500多人,文艺创作以市文化馆、文艺创作室为龙头,业余创作人员已发展到600余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诸城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认真执行“双百”方针,严格遵循“二为”方向,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文化工作者的爱国热忱和奋斗精神,辛勤工作,殚精竭虑,创作出无数深受 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文艺作品。在文学、戏剧、美术、音乐、舞蹈、摄影、书法等各个门类都呈现出了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每年在省以上报刊发表、??。其中,国家级近300件,获国家级奖38件,省级奖60多件,出版各种专著、专集25部。
 三、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近几年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诸城撤县建市的10几年中,文化局每年都要组织10场以上的大型文艺晚会,已经举办了13届迎春电视晚会,12届迎春灯会,13届灯谜竞猜。每年春节期间,都组织5-10处乡镇和市直九大系统5000多人的文艺表演队伍在城区街头表演。其间,各乡镇也分别组织文艺表演队走乡串村,为当地农民演出,让人民群众欢度节日。市区各大广场、公园在每年的春节期间都举行10天左右的地方戏曲表演,在盛夏举行10几场“文明之夏”晚会,这些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群众喜闻乐见。1999年10月,山东省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授予诸城“优秀文化广场”称号。10多年来,举办各种文艺会演、调演、专场文艺比赛200多场次,组织外地文艺团体演出近百场。这期间,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家庭文化也开展得蓬蓬勃勃。民间书画、盆景、根艺、奇石等工艺品的制作与收藏已成为时尚。域内不少爱好者和收藏家,每年多次将自己的藏品公诸于世,举办展览,充分体现了人们高品位的文化素养。
 四、文化市场繁荣有序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诸城的文化市场也在进一步繁荣和发展,1991年,成立了“诸城市文化市场管理委员会”和“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作为文化市场的管理机构,委员会主任由市政府分管市长兼任,办公室设在文化局。2003年,年底,根据诸编[2003] 40号文公布,成立“诸城市文化市场稽查队”,申请了5个人员编制。近几年,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大力扶持和发展文化经营业户,使文化 经营项目更加丰富多彩。现在,全市共有文化经营单位350多个,初步形成了歌舞厅、网吧、卡拉ok厅、音像、游乐场、美术装璜、书画店、图书销售、报刊零售等门类众多、品种齐全的文化大市场。现在,城区48家网吧,全部加盟潍坊万佳网络公司,网络文化市场经营秩序明显好转。

电子地图查询网提供中国最新的电子地图查询、地图搜索、网上地图、手机地图和各地城市地图等多项服务,还有全国的地图地理介绍,但不提供世界地图。Copyright ©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地图查询网 苏ICP备09073512号 合作伙伴: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