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地图
即墨地图
区域概况
市人民政府驻通济街道,邮编:266200。代码:370282。区号:0532。拼音:Jimo Shi。即墨市位于中国山东半岛西南部,地处东经120°07′—121°23′,北纬36°18′—36°37′,东临黄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南依崂山,近靠青岛。
风景名胜
鹤山
鹤山是崂山诸山中的最秀者,素有“崂山魂”之誉。因山之东峰有石似鹤而得名,也有传说,从前这里有群鹤栖息,因而当地士民以鹤名山。
鹤山背靠崂峰,面临碧海,风清气爽,泉甘石奇,曲径回环,迤逦多姿。古往今来,达官显贵、文士墨客每每涉足于此,或题诗刻石以示永念,或栖隐山林潜心修道,更令鹤山增色添彩。明代国子监祭酒周如砥撰写的《鹤山正殿碑记》中盛赞道:“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崂 山最秀奇者,尤首推鹤山焉。”古人因而有“游崂山不游鹤山乃为憾”之叹。2003年被评定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鹤山风景区的主要景点有聚仙门、遇真宫、招鹤回鸣、水鸣天梯、滚龙洞、鹤山晓钟、梧桐金井、仙人路、升仙台、摸钱涧、栖鹤梳羽、一线天、玉女池等美景。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鹤山的一些景点:
招鹤回鸣
“游崂山不游鹤山乃为撼”
此景位于三真殿前,在此处凝神拍掌,会听到“仙鹤”天籁般的鸣叫。堪称世界之谜,绝世无双。使游客油然而生“烟波江上不解愁,黄鹤飞离鹦鹉洲,仙山还是鹤山好,海阔天空任遨游”的感叹。
水鸣天梯
叮咚悦耳的水鸣声
从三真殿到老君殿的台阶谓之“水鸣天梯”。此处台阶共有47级,人在上端,另一人拾级而上,上端的人便会听到叮咚悦耳的水鸣声,让人啧啧称奇,疑有神意。
滚龙洞
爬过是虫,滚过为龙。
此洞由巨石偃仰,中虚而成。洞高仅半米,石底光洁,清凉爽幽,人需辗转匍匐才得过,因名“滚龙洞”。洞内明亮,清风徐徐,酷夏之际亦清凉宜人。俯瞰海上,悠然出尘。穿越背后,但见一线天光,顿生超凡脱俗之感。故有民谚:爬过是虫,滚过为龙。
聚仙门
相传著名道人邱处机同道友初到此山时,尚无山门,便用双手推开北面巨岩,才成其门,命名为“聚仙门”
位于东峰山腰,门向东,两石壁夹立,南北对峙,恰成天然门户,扼登山之通道。相传著名道人邱处机同道友初到此山时,尚无山门,便用双手推开北面巨岩,才成其门,命名为“聚仙门”。当年推岩时,留在巨岩上的手迹至今犹在。巨岩上刻有“聚仙门”三字,系明代道士清虚子之手迹,显示着鹤山的雄奇和险要。
鹤山晓钟
游者争相敲钟,闻钟,“鹤山晓钟”遂成佳景。
遇真宫东侧,建有青铜制鹤山晓钟,钟体四面刻有“国泰民安”、“政通人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字样。钟声清脆洪亮,远播四方。民间相传,敲钟可减除烦恼,清心涤滤。钟声长鸣,以示神灵永存,保佑四方,消灾降福,吉庆瑞祥。游者争相敲钟,闻钟,“鹤山晓钟”遂成佳景。
鹤山处上述景点外,还有鹤山晓钟、梧桐金井、仙人路、升仙台、摸钱涧、栖鹤梳羽、一线天、玉女池等美妙去处,有待于游客来领略。
田横岛
田横岛度假村依山傍海,山青水秀,岛屿形态独具特色,具有神韵之美,是理想的海滨旅游度假胜地。田横岛,因齐王田横及其五百义士宁死不屈,集体自刎于该岛而成为历史名岛。田横岛景区于2001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2003年田横岛景区又被青岛市政府列为市级风景名胜区,标志着度假区的旅游开发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田横岛景区的名胜古迹和景观主要有田横五百义士墓、齐王殿、齐王田横石雕像、南国乐园、海神庙等,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各景点情况 :
田横五百义士墓 秦末,群雄兵起,故齐国后裔田横随其兄田荣等起兵于家乡狄县。秦灭后,楚汉之争成为战争主流,兵败出走,率仅存的部属五百人退居海岛。汉高祖派使召见,田横迫不得已,率领门客二人前往,寻机自尽。刘邦以王礼葬田横,并封二客为都尉。田横既葬,二客自刭,噩耗传来,留岛部属全部自杀。后人深感其义,收集遗骨,合葬于岛之西南部最高处,后称之为田横顶。义士合葬墓约3米,周约60米。现属青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设有标志。
对五百义士的气节,古今诸多颂赞。《史记》对之评价极高:“田横之高节,宾客慕义而从死,岂非圣贤!”古人吟咏的诗作中,誉之为“铮铮铁骨”。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1934年在国难当头中由沪来青,抚今追昔,感慨系之,写下了揭露现实的诗篇:“万斛涛头一岛清,正因死士忆田横,而今刘豫称齐帝,唱破家山饰太平。”;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在《初游青岛》(1954)一诗中,历数齐鲁佳话和代代名贤,称赞道:“其后有田横,抗汉鲁之顽,从义五百人,立懦而廉贪。”著名画家徐悲鸿的长??“善画者莫能图”的遗憾,又表达了人们对贤明得士和高节慕义精神的景仰。
齐王殿
位于田横岛南部,占地近20亩。殿内祀田横,田荣、田广居左右。壁上的8幅壁画记录着田横一生的重大事件。东殿是齐国文化展,内有历代齐王的出土文物绘画和徐悲鸿大师《田横五百士》画的复制品。
齐王田横石雕像
登上田横顶,是一个400多平方米的广场,正中即是高高耸立、拔剑四顾的齐王田横雕像。雕像底座高10米、基部四周刻有当时岛上的生活场面,雕像高7.6米,是目前山东省最大的花岗岩单体雕像,“齐王田横”四个大字为中国书法协会主席沈鹏所题。广场北侧是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的田横五百义士墓,并有田横碑亭1座。
南国乐园
位于田横岛西南部,是根据南方风情建成的一个娱乐、健身场所。有踩水车、乘风破浪、同舟共济、单桥相会等20多个娱乐项目。此园构筑独特、全部娱乐设施均由圆木搭建而成。游乐园中,仿佛置身南国,别有一番情趣。
海神庙
位于田横岛南部,祀海神娘娘。海神娘娘林默一生的传说用壁画展现在墙壁上。
地方特产
即墨特色即墨市地方特产---“鳌福绿茶”
鳌福绿茶属崂山绿茶系列,产于崂山北麓、天柱山下,采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其特点青绿有光泽,外形细紧略弯曲,锋苗显露,汤清叶绿,味爽浓醇,饮后余香绵绵、回味无穷,具有提神健胃、止渴清目、消除疲劳等效能,2000年获青岛市绿茶评比一等奖。
即墨市地方特产---“丰城石竹茶”
石竹子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节间、叶片形似竹子,生长在丘岭山崖石缝中。特殊的沿海生长环境加之当地的独特工艺,使丰城石竹茶备受青睐,成为治病健身的保健茶。丰城石竹茶含有多种维生素,具有消炎、利尿、降压、抑制心脏病等功效。该茶色泽翠绿,汤色碧绿明亮,滋味甘醇鲜爽。
即墨市地方特产---“绿石雕品”
绿石雕品是鳌山卫镇院上附近村庄的特有工艺品。其主要原料海底玉,颜色变化丰富,翠绿为主,有黄翠、白翠、紫、橙、浅蓝、石绿等,自然形状奇特,纹理变化无穷。制做技法可分斧劈、披麻、雨淋、云头等,制品既有初春、盛夏、晚秋、冬雪之景,又有茂林飞鹤、草原牧羊之形,更有高山流水、月上东山、旭日东升、惊涛拍岸之态,它纳天然奇景于一石,是收藏、观赏珍品。
即墨市地方特产---“大欧鸟笼”
七级大欧鸟笼制作始于明代,清朝顺治年间进入北京市场,以造型美观、质量优良而久负盛誉。造型主要有圆型、方型、扁型、花鼓型等。大欧鸟笼选用上好的竹料及梧桐木,经蒸煮等特殊加工处理,不干裂、不变型、坚固耐用。
即墨市地方特产---“即墨老酒”
即墨老酒在久远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其独特风格:红褐透明、芬芳馥郁、微苦焦香、醇厚挂杯。它作为久负盛名的“中国北方黄酒的典型代表”,是目前中国黄酒中唯一的绿色食品。即墨老酒的主要原料是大黄米、陈伏麦曲等。经检测老酒的营养成份丰富,所含氨基酸17种,每公斤老酒的氨基酸含量达10000毫克以上,被营养学家称为“营养酒王”。
即墨老酒既可滋补健身,又能入药治病。其保健功能已被现代医学所证明,适量饮用可以改善人体微循环,舒筋活血;促进人体消化液分泌,健脾和胃;调节人体免疫机能抗衰益寿等。即墨老酒在1955年世博会上获金奖,现已发展了黄酒、清酒、料酒、保健滋补酒四大系列40多个品种。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全市土地总面积178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4104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07公顷。建成区面积42.65平方公里。
海域资源 沿海浅海水面400平方公里,产经济鱼虾20多种。可供贝藻养植的水面约3333公顷。滩涂1万多公顷,产贝类40余种。港湾中有适于对虾养植的水面约1300公顷,23处岛屿、17处礁石适宜石花菜、海参、鲍鱼和扇贝生长。
矿产资源 即墨市境内历经多次地质运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形成了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目前境内共发现各类矿产20余种,其中金属矿产资源有:铁、铜、金、铅等,主要分布在丰城镇的白马岛、温泉镇的四舍山脉及鳌山卫镇的冯家河等地区,由于储量少、品位低,至今尚未开发利用。非金属矿产使我市的主要矿产资源,主要有花岗岩、安山玢岩、玄武岩、沸石岩、珍珠岩、辉长岩、重晶石、麦饭石、膨润土、粘土、石英砂、砚岩、地热、矿泉水、地下卤水等。因沸石岩、珍珠岩、砚岩、辉长岩、地下卤水等矿产品位低,达不到工业要求,加上条件限制,目前尚未进行开发,已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主要有花岗岩、安山玢岩、玄武岩、重晶石、麦饭石、膨润土、粘土、石英砂、地热、矿泉水。重晶石分布市境西南,蓝村至即墨城一带,储量300万吨以上。膨润土多见于环秀街道办事处西山??一带。玄武岩分布段泊岚、毛家岭一带。麦饭石分布城东南部和留村镇一带,储量较大,质地优良,矿床浅露,易于开采。
旅游资源
即墨自然资源丰富,山川秀美,有“世界地质公园”--马山、风景名胜--鹤山、自然奇观--天柱山、龙山、灵山、东京山等名胜,其中,马山以石林、硅化木等地质遗迹著名,极具科研价值,又被地质界称为“袖珍式地质博物馆”。东临黄海,滨海旅游开发前景广阔,海岸线蜿蜒曲折,有鳌山海水浴场、温泉黄埠海水浴场、田横岛度假区月滩等多处天然优良的海水浴场,滩平沙细,水质清洁,是游客避暑纳凉的好去处;海岛众多,风情各异,以田横岛、大小管岛等最为著名,田横岛以历史为主题,融合现代气息与淳朴民风于一体,突出休闲度假娱乐特色;大小管岛生态保护良好,海产丰富,是观光、垂钓娱乐的佳地。地热资源丰富,最高温可达93℃,富含30多种化学元素,对各种疾病有良好的疗效,建有8处国家、省、青岛市度假村、疗养院,每年吸引了大批游客来此度假疗养。
林业资源 全市林业用地总面积23074公顷,活立木蓄积量467800立方米,年蓄积生长量为32100立方米。活立木覆盖总面积35244公顷,林木覆盖率19.8%。全市森林面积21627公顷,其中公益林面积11163公顷,用材林面积4662公顷,果园面积5667公顷(水果面积4067公顷,干果面积1600公顷),茶园种植面积135公顷。全市花卉种植面积80公顷;固定苗圃种植面积124公顷;疏林地面积243公顷,宜林地面积1000公顷。
建港资源 我市有183公里的海岸线,2517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沿海乡镇6个。即墨的水路运输始于明朝天启年间,兴盛于清,曾有金(家)口港、女岛港、七沟港、太平港、栲栳港等港口,建港资源非常丰富,沿海腹地较大,物资流通面广量大,沿海乡镇公路交通发达。同时,我市拥有大量的石材、砂等建筑材料和丰富的海产品资源。现在,即墨有岙山港(商港)和女岛港等几处渔业码头。
水利资源 地上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过境河道引入水。年平均降水量737毫米。东部山丘地区多为花岗岩、玄武岩、地下水水量很少。西部大沽河沿岸地下水较丰富。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4.6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01亿立方米,地下水1.62亿立方米。保证率50%时可利用总量2.7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39亿立方米,地下水1.35亿立方米。目前,全市共有中型水库4座,小型水库44座,塘坝439座,拦河闸(坝)37处,机井、大口井5836眼,固定排灌站204处,装机8150千瓦,排涝机械7532台,613千瓦,小型喷灌机6100套。全市有效灌溉面积70.1万亩,节水灌溉17万亩,其中喷滴灌0.5万亩,低压管道13.7万亩,渠道防渗2.8万亩。全市4座中型水库总兴利库容4925万立方米,较大拦河(闸)坝年调节利用水量6500万立方米。全市44座小型水库,总兴利库容1539万立方米,总库容2673万立方米。439座塘坝,可利用水量652万立方米。机井、大口井5836眼,多年平均可开采水量1.35亿立方全市主要河流有大沽河、五沽河、流浩河、桃源河、墨水莲阴河、店集河、大任河、洪江河、王村河、温泉河、社生河、皋虞河、大桥河共14条。除五沽河、流浩河、桃源河汇流于大沽河入胶州湾外,其余10条单独入海。五沽河、大沽河、桃源河为与莱西、平度、胶州的分界河,长度101.59公里,流域面积483.6平方公里,其它11条河总长176.81公里,流域面积1128.3平方公里。
人文环境至2006年底全市户籍人口1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9705 人,增长0.9%,其中农业人口62.79万人, 非农业人口47.18万人。2006年全市出生人口11854人,出生率为 10.83‰,出生性别比为1:1.1,死亡人口 7878人,死亡率为7.19‰;全年人口自然增加3976人,自然增长率为3.64‰。除汉族外,市内还有蒙古、回、苗、壮、布依、朝鲜、满、瑶、土家、傣、锡伯、怒等少数民族。
历史长廊战国时属齐国。秦设即墨县,属齐郡。西汉时,即墨县城同时为胶东王国都城。东汉及两晋时,属青州。隋、唐及明清时期均属莱州。1943年分设即东、即墨两县,1944年4月,即东县并入即墨县,1945年7月,恢复即东县。建国初期,属胶州专区。1956年3月,即东县并入即墨县,改属莱阳专区。1958年10月,改属青岛市。1961年3月,改属烟台专区。1978年12月,改属青岛市。1989年9月,撤县设市。
行政区划 1949年即墨县划为15个区、3个镇。1951—1952年建乡,即墨县划为172个乡。1956年即墨、即东两县合并划为18个区。1957年改为15个区,2个镇;1958年成立37个人民公社,后合并为30个。1961年,将城阳、棘洪滩、马戈庄、河套、阴岛五个公社划归崂山区;全县改为24个公社。1963年改为26个公社。1972年改为30个公社。1984年以公社的范围为基础划为10个镇、20个乡。以后有15个乡先后撤乡设镇。1998年5月,将白庙乡并入鳌山卫镇,同时,撤销即墨镇、三里庄乡,设立环秀、潮海、通济三个街道办事处;9月,设立即墨经济开发区, 同时将潮海办事处和留村镇的9个村庄划归经济开发区。1999年划为营上、留村、段村、鳌山卫、温泉、王村、田横、丰城、金口、店集、大官庄、华山、灵山、长直、段泊岚、瓦戈庄、刘家庄、移风店、七级、蓝村、南泉、普东、大信、马山24个镇,太祉庄、石门、乔家屯3个乡,环秀、潮海、通济3个街道办事处,山东省即墨经济开发区,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2001年经乡镇规模调整后,划为营上、留村、龙泉、鳌山卫、温泉、王村、田横、丰城、金口、店集、华山、灵山、段泊岚、刘家庄、移风店、七级、蓝村、南泉、普东、大信20个镇,环秀、通济2个街道办事处,山东省即墨经济开发区,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2001年8月设立北安街道办事处(原营上镇)。2002年5月17日,龙山街道办事处在原留村镇的基础上成立,目前全市共有18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
城市建设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功能提升。修建、完善了城区交通网络,并进行了大规模城区绿化工程,2006年住宅建设竣工建筑面积74.6万平方米,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建成区面积达到46.2平方公里,比上年新增3.55平方公里,增长8.3%;城市化水平达到51.2%,比上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城市供水、供气、供热能力继续加强,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化步伐加快。
城区供水:城区日综合供水能力达到14.5万吨,自来水管道总长度达430公里,比上年增加30公里,2006年全年供水总量3310万吨,其中生产运营用水870万吨,居民家庭用水1901万吨,用水普及率达到100%。
城区供气:2006年全年天然气供应总量1521吨,其中家庭用量310吨,用气户数1.54万户,使用天然气人口4.7万人;液化气供应总量7790吨,其中家庭用量7790吨,用气户数74220户,使用液化气人口35.6万人,城区用气普及率98.9%。
城区供热:全市集中供热面积283万平方米,增加2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供热面积226万平方米。热水管道长度40公里,热水供热总量46万吉焦,蒸汽管道长度48公里,蒸汽供热总量314万吉焦。
城区交通:城区公交车线路14条,运营长度176公里,运营车辆146辆,客运总量1461万人次。
城区道路:2006年年末道路总长度637公里,比上年增加208公里,道路面积803万平方米,人行道面积264万平方米,桥梁35座,路灯7000盏。防洪堤长度7公里。
城区绿化:2006年新增城区绿地37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736公顷,绿化覆盖率37.6%,公园3个,公园面积141公顷,公园绿地面积86公顷。
环境保护及其他: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为4022.4万元。工业废水排放量864.8万吨,工业废气排放量382464万标立方米,工业粉尘排放量738.8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8.2万吨,环境噪声达标面积37.5平方公里。卫生实际清扫面积425万平方米,生活垃圾清运量14万吨,粪便清运量1.5万吨,公厕数量44座。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100%。
经济发展
2006年全市经济总量持续攀升,产业结构稳步改善。在全国最发达百强县(市)中列第38位,比上年提高5个位次。初步核算,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358.15亿元,增长1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0.53亿元,增长0.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95.15亿元,增长23.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2.47亿元,增长15.7%。人均生产总值32565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达4207美元。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由上年的9.5:55.7:34.8调整为8.5:54.5:37.0。一产相对比较稳定,二产继续保持对全市经济的主导支撑,三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提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经济结构有了新变化,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股份制、三资企业及私营经济类型分别占到2.2%、3%、41.9%、44.4%和8.5%;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经济、其它经济所占比重分别为5.2%、0.8%、63.3%、17.4%、0.6%和12.7%。民营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达56.6%,截止2006年末,全市经工商注册登记的个体工商户达7.5万户,年内新发展5375户;私营企业6706户,年内新发展1190户;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18.9万人,民营经济新吸纳劳动就业2.8万人。民营经济税收12.7亿元,占全市税收的61.5%。民营经济投资80.6亿元,占规模以上投资的48.3%。
综合实力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建设大青岛现代新区的奋斗目标,按照市委“一二三四五六七”的发展思路,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小康建设成果进一步巩固,富民强市、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突破。
一、综 合
经济总量持续攀升,产业结构稳步改善。在全国最发达百强县(市)中列第38位,比上年提高5个位次。初步核算,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358.15亿元,增长1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0.53亿元,增长0.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95.15亿元,增长23.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2.47亿元,增长15.7%。人均生产总值32565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达4207美元。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由上年的9.5:55.7:34.8调整为8.5:54.5:37.0。一产相对比较稳定,二产继续保持对全市经济的主导支撑,三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提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经济结构有了新变化,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股份制、三资企业及私营经济类型分别占到2.2%、3%、41.9%、44.4%和8.5%;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经济、其它经济所占比重分别为5.2%、0.8%、63.3%、17.4%、0.6%和12.7%。民营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达56.6%,截止2006年末,全市经工商注册登记的个体工商户达7.5万户,年内新发展5375户;私营企业6706户,年内新发展1190户;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18.9万人,民营经济新吸纳劳动就业2.8万人。民营经济税收12.7亿元,占全市税收的61.5%。民营经济投资80.6亿元,占规模以上投资的48.3%。
二、农 林 牧 渔 业
农林牧渔业生产稳步推进。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35亿元,增长1.2%。生产结构加快调整,无公害农产品持续增加,全市已发展各类农产品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基地46个,总面积达到14000公顷;已发展绿色食品基地面积2380公顷,发展有机食品生产基地90公顷。通过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59个;通过绿色食品认证14个,有机食品认证5个。
粮油产量受秋旱影响出现不同程度减产。全市粮食播种面积9.12万公顷,下降3.3%。全市年末实有耕地面积7.33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1%。
林业生产不断发展,造林质量不断提高。当年完成造林面积190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0.2%,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幼林抚育实际面积1906公顷。
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畜牧业立足资源优势,瞄准畜牧科技前沿,进一步加快畜牧高科技和新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步伐,大力振兴绿色畜牧业,突出搞好动物防疫这个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做到及早部署。
渔业生产结构调整力度加大,高附加值水产品养殖成为热点。水产品总产量30.7万吨,下降6.8%,其中,捕捞产量11万吨,占水产品总产量的35.8%;海水养殖产量19.5万吨,占水产品总产量的63.5%。海参养殖面积1002公顷,比上年增长12.6%。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02.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3%;自走式联合收获机1309台,增长17%;农用拖拉机3.25万台,增长4.8%;农用汽车2192辆,增长4.6%;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51624 吨,下降4.8 %;农村用电量6.3亿千瓦时,增长5.5%;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万公顷,与上年持平;地膜覆盖面积2.42万公顷,下降7.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结构调整优化,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707亿元,比上年增长35.8%。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645家,比上年增11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到580.8亿元,比上年增长44.6%。全市工业用电量10.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9%。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工业产值12.6亿元,集体工业产值17.6亿元,股份工业产值243.4亿元,外资工业产值257.9亿元,私营工业产值49.2亿元。重点企业支撑作用明显,拥有过亿元企业153家,比上年增加53家,实现产值40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69.4%,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1个百分点。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高新技术产业强劲发展,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完成17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0.2%,比上年提高了5.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65亿元,增长46.9%,产品销售率为96.3%;实现利税67亿元,增长22.8%。
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20亿元,增长11.1%。实现利税总额1.5亿元,增长8.1%。全市拥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达41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
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调整优化。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66.9亿元,可比增长15.4%。其中:城镇投资完成102.3亿元,增长22.8%,农村投资完成64.7亿元,增长5.3%,其中过亿元项目40个,5千万至1亿元项目75个。从投资的结构看,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完成投资4.8亿元、89.8亿元、72.3亿元,所占规模以上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2.5:66.3:31.2调整为2.9:53.8:43.3,天泰置业、汇旅置业、天逸海湾等为重点的温泉周边高端旅游项目及滨海公路、鹤山路东通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拉动,使三产投资比重提高了12.1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投资较快增长。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达15.6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住宅13.3亿元,增长57.4%。房地产施工面积198.3万平方米,增长5.3%;竣工面积77.7万平方米,下降17.8%。商品房销售面积130.5万平方米,增长20.9%,商品房销售额34.2亿元,增长46.7%。
五、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运能运量不断提升。全市年末拥有各种机动车21万辆,比上年增长5.8%,其中:货车1.63万辆,客车3.54万辆,其他机动车12.6万辆,拖拉机3.25万辆。公路总长度1929公里,其中高速路35公里,公路网密度108.3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年公路客运量8743万人次,增长90%,客运周转量117096万人公里,增长91%;货运量15847万吨,增长92%,货运周转量86905万吨公里,增长91%。全市共有客运公共汽车410辆,城区环行公交车146辆,年末实有出租客车217辆。
邮政电信业务规模稳步扩大。全市邮政业务收入6532万元;发送函件504万件,特快专递10.38万件,报刊1221万份;年末邮政储蓄余额17.1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全市电信业务总收入5亿元,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39万门。本地电话用户38.3万户,小灵通用户6.9万户,其中住宅电话达到27万户,固定电话入户率达到84.7%。移动电话53.3万户,增长32.6 %。宽带用户3.4万户,增长54.1%。
积极打造旅游品牌,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9.2亿元,比上年增长33.9%;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45.7万人次,其中接待外国人5.6万人次。年末拥有星级饭店4家,其中华洋大酒店升至四星级。
六、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持续繁荣,现代商业加快发展。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5.5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91.9亿元,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0.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2%和26.6%;城区消费品零售额54.9亿元,农村消费品零售额50.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8%和13.6%。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现商品零售额17.4亿元,增长26.6%。个体私营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5.2亿元,同比增长18.4%,市场份额达80.8%,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82.4%,拉动零售额增长13.4个百分点。
七、对外经济
招商引资在较高平台上实现了质的提升,引资结构调整优化。全年新签外资项目257个,全市实际利用外资5.1亿美元,青岛外管局到帐外资1.8亿美元。全市新引进投资过千万美元的外资项目12个,其中世界500强企业4家。实际利用内资61亿元,增长27%。
对外贸易继续在高平台上快速增长,外贸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29.1亿美元,同比增长24.5%,其中出口总额达到20.6亿美元,同比增长29.7%。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即墨市进出口商品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出口从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转变为以资源技术密集型商品为主,全年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3.6亿美元,同比增长104.2%,占全部出口的比重达17.3%。外贸依存度达到40.8%。
八、财税、金融和保险业
地方财力显著增强。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23.6亿元,增长33.9%。完成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12亿元,增长27.9%,其中:财政局完成3.8亿元,增长32.9%,国税局完成2.7亿元,增长32.9%,地税局完成5.4亿元,增长14.1%。全市完成税收20.7亿元, 增长31.2%,其中:财政局5亿元,增长44.5%,国税局11.2亿元,增长44.7%,地税局7.4亿元,增长15.3%。民营经济实现税收12.7亿元,增长32.5%。
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对科技、教育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资金保障力度加大。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5.7亿元,增长24.9 %。其中医疗卫生、抚恤救济和社会保障支出为2.3亿元,增长56.2 %;农林水支出1亿元,增长32.9 %;教育支出4.2亿元,增长30.9 %;科技支出1241万元,增长76.8%。
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金融存贷款稳定增长,贷款结构有了新变化。全市金融机构认真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应对土地政策、产业政策调整对信贷资金管理的影响,着力缓解经济运行中重点环节的资金供需矛盾,为全市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3.2亿元,比年初增长17.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8.5亿元,比年初增长16.2%。各项贷款余额98.3亿元,比年初增长16%,居民个人消费信贷余额达到17.6亿元,比年初增长12.1%。存贷比例为1:0.57,存贷款余额在五市中稳居第一。
保险业稳步发展。全年全市承保金额262亿元。实现保费收入33236万元,其中:财产保费收入8123万元,占24.4%;人身保险费收入25113万元,占75.6%。赔款支出金额15034万元,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5240万元,人身险给付金额8429万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取得新突破。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78万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846人,中级职称人员8646人,初级职称人员16384人。全市研究生以上学历165人,本科生学历10993人,专科生学历18341人,中专生学历27108人。农民技术学会、协会、研究所134个,市地以上确定的科技示范点24个。企业厂办科技机构160个,科研人员1520人。年内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9个,运用高新技术26项,开发新产品96个。国家级科技计划立项12项,专利申请量1032件、授权量154件,列全省县(市)第一名。青岛市级民营科技企业112家,即墨市市级民营科技企业81家。全年组织送科技下乡86场,培训农民2万人次。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育资源配置日趋合理。全市共有各类学校271处,在校学生14.2万人,普通中学46 所, 在校学生4.9万人;职业学校7 所,在校学生1.1万人;小学191所,在校学生7.5万人,特教中心一处,在校生54人。教职工总数1.24万人,其中:教师1.02万人,师生比1:13.9。普通高中升学率73.1%,初中升学率92.46%,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幼儿园381处,在园幼儿3.1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全面发展。文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文化活动健康活跃,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事业有了新成就。全市有柳腔剧团1处,影剧院3处,农村放映队6个。科技文化服务中心24处,各类图书馆245处,市图书馆藏书量13万册,市博物馆1处,出版发表播映展出各类文艺作品660件,获青岛市以上各类奖励90项。有线电视网覆盖稳步扩大,拥有无线广播电台、电视台各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达100%,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有线电视用户19.8万户,其中城区5.67万户,农村14.13万户。
医疗卫生力量不断增强,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市现有各类卫生机构877处,其中医院16处,镇卫生院20处,医务室和卫生所9个,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步伐加快,共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站824家。共拥有床位4020张,卫生技术人员4896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822人,注册护士826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市拥有各类运动场地613处,三级裁判员270人,等级教练员18人,向青岛市以上单位输送运动员78名。
十一、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功能提升。修建、完善了城区交通网络,并进行了大规模城区绿化工程,当年住宅建设竣工建筑面积74.6万平方米,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建成区面积达到46.2平方公里,比上年新增3.55平方公里,增长8.3%;城市化水平达到51.2%,比上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城市供水、供气、供热能力继续加强,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化步伐加快。
城区供水:城区日综合供水能力达到14.5万吨,自来水管道总长度达430公里,比上年增加30公里,全年供水总量3310万吨,其中生产运营用水870万吨,居民家庭用水1901万吨,用水普及率达到100%。
城区供气:全年天然气供应总量1521吨,其中家庭用量310吨,用气户数1.54万户,使用天然气人口4.7万人;液化气供应总量7790吨,其中家庭用量7790吨,用气户数74220户,使用液化气人口35.6万人,城区用气普及率98.9%。
城区供热:全市集中供热面积283万平方米,增加2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供热面积226万平方米。热水管道长度40公里,热水供热总量46万吉焦,蒸汽管道长度48公里,蒸汽供热总量314万吉焦。
城区交通:城区公交车线路14条,运营长度176公里,运营车辆146辆,客运总量1461万人次。
城区道路:年末道路总长度637公里,比上年增加208公里,道路面积803万平方米,人行道面积264万平方米,桥梁35座,路灯7000盏。防洪堤长度7公里。
城区绿化:新增城区绿地37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736公顷,绿化覆盖率37.6%,公园3个,公园面积141公顷,公园绿地面积86公顷。
环境保护及其他: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为4022.4万元。工业废水排放量864.8万吨,工业废气排放量382464万标立方米,工业粉尘排放量738.8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8.2万吨,环境噪声达标面积37.5平方公里。卫生实际清扫面积425万平方米,生活垃圾清运量14万吨,粪便清运量1.5万吨,公厕数量44座。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100%。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正常。全年全市出生人口11854人,出生率为 10.83‰,出生性别比为1:1.1,死亡人口 7878人,死亡率为7.19‰;全年人口自然增加3976人,自然增长率为3.64‰。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9705人,增长0.9%,其中农业人口62.79万人, 非农业人口47.18万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年社会职工平均工资15527元,比上年增长22.3%;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31元,增长17.1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478元,增长12.9%。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城市为37.3%,农村为40%。平均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彩电118台、电冰箱(柜)106台、洗衣机86台、空调66台、热水器78台、电脑34台、移动电话180部、家用汽车12辆。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彩电111台、冰箱84台、洗衣机55台、空调11台、热水器49台、电脑4台、移动电话119部、家用汽车4.6辆。
城乡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城镇投资竣工住宅建筑面积77.7万平方米。年末城市人均居住建筑面积30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建筑面积28平方米。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11683元,比年初增加1534元。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覆盖面扩大。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0.23%。全市参加失业、养老、基本医疗保险人数稳步增长,养老基金支付能力稳定提高,截止12月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数达到18.1万人,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数达到13.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达到9.9万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近6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推进。年末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54个,社会福利院床位1748张,收养各类人员674人。建立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01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2975人,全年发放城乡低保资金1140万元。全市各类优抚对象1536万人。
2006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但发展中仍然面临诸多困难、矛盾和挑战,如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附加值有待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的水平还不相称,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等等。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今后我市定能克难求进,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文体卫生
文化事业全面发展。文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文化活动健康活跃,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事业有了新成就。全市有柳腔剧团1处,影剧院3处,农村放映队6个。科技文化服务中心24处,各类图书馆245处,市图书馆藏书量13万册,市博物馆1处,出版发表播映展出各类文艺作品660件,获青岛市以上各类奖励90项。有线电视网覆盖稳步扩大,拥有无线广播电台、电视台各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达100%,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有线电视用户19.8万户,其中城区5.67万户,农村14.13万户。
医疗卫生力量不断增强,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生院20处,医务室和卫生所9个,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步伐加快,共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站824家。共拥有床位4020张,卫生技术人员4896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822人,注册护士826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市拥有各类运动场地613处,三级裁判员270人,等级教练员18人,向青岛市以上单位输送运动员78名。
民风世俗
元宵节踩街
即墨素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传统。是日,家家张灯结彩,燃放烟花爆竹;人们身着节日盛装,成群结伴涌上街头,观看民间表演的龙灯、舞狮、高跷、秧歌等歌舞形式的"踩街"活动。近几年来,这种传统的"踩街"活动,已由民间的小规模自发性分散表演,发展成了有组织大规模的隆重节庆活动。
正月十五这天,整个即墨城区到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本市居民与邻近地区赶来观光的游客10多万人,聚集在几条主要街道和市政府门前的中心会场周围,观赏场面恢弘波澜壮阔的"踩街"活动。伴随着震天动地的新春锣鼓声和悠扬悦耳的唢呐笙笛声,一辆辆装点精美华丽、五彩缤纷的彩车,载着现代企业文化形象与传统民间艺术情趣,向人们缓缓驶来。彩车上那"双龙腾飞"、"凤凰展翅"的优美造型,"飞机凌空""火箭待发"的伟岸雄姿,以及"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振兴即墨,科教兴农"等标语口号光彩夺目,处处炫耀着改革开放以来繁荣昌盛的大好形势和预示即墨经济再次腾飞的宏伟蓝图。展示民间歌舞的秧歌队、高跷队、旱船队载歌载舞,欢腾跳跃,人们舞的是太平盛世,唱的是丰收喜悦。"猪八戒背媳妇"、"姜老背姜婆"、"老媒婆说亲",扮相诙谐滑稽,让人乐不可支,取经归来的"唐僧师徒"和笑容可掬的"济公活佛"显得风度翩翩彬彬有礼,不住地向沿途观众作揖拜年,恭贺新禧。少年儿童表演的"大头娃娃舞""童子鼓",更是活泼可爱稚趣盎然。 元宵节彩车巡游暨民间歌舞表演活动,既不失传统文化韵味,又具有现代生活气息。
田横祭海民俗文化节
“田横祭海民俗文化节”每年公历3月18日举办,历时3天。 田横民俗祭海活动有着500多年的历史。祭海(上网)节这天,周戈庄村几乎家家宾客盈门,整个村庄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气氛。临时搭建的硕大松门披彩挂红,显得富丽堂皇、蔚然壮观;海滩上林立的旄子旗(站缨)在春风中猎猎飘扬;修葺一新的渔船上张贴着等吉庆对联。偌大的一个东海滩人声鼎沸万头攒动。几十张“一”字排列的供桌,摆满了三牲(整猪、整鸡、整鱼)及精心制做的面寿桃糕点等祭品,尤其是那几十头刮得光亮披红戴花的整猪和制作在寿桃上的“孔雀开屏”、“荷花仙子”、“鲤鱼跃龙门”等匠心独居的手工艺品,久久吸引着人们赞叹的目光……在人山人海的包围中,身着古典劲装的锣鼓手,把欢快的锣鼓敲得震天动地,跑旱船的、踩高跷的、扭秧歌的,欢呼跳跃,热闹非凡,欢乐的气氛象涌动的春潮,一浪高过一浪。随着祭祀仪式主持者一声令下,海滩上,渔船上,成百上千挂鞭炮依次燃响,雷鸣般的鞭炮声伴随着铿锵激越的锣鼓声,响彻整个港湾,把祭海(上网)节推向了高潮。近几年来,在镇政府及文化部门的主导下,祭海活动已由当初一个渔村--周戈庄村自发形成的民间祭祀活动演变成为我国北方地区规模最大的祭海活动;在形式上已由传统的祭神,演变为有着丰富民俗文化内涵和系列民俗文化活动的盛大节日--“田横祭海民俗文化节”。
为进一步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推动海洋民俗旅游和经贸招商活动的开展,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田横祭海民俗文化节”现由田横镇人民政府、青岛民俗博物馆、即墨市文化局、即墨市旅游局共同策划主办。共组织了十余项大型文化活动,主要有:盛大的祭奠仪式、民俗文化大集、书画摄影作品街头展、现场书画表演、民舞巡游、武术魔术表演、灯谜有奖竞猜、太平盛世唱大戏、海景焰火晚会、斗鸡表演、香饽饽面塑大赛暨展销、民俗摄影邀请赛、琳琅满目的商品交易等。
马山文化旅游山会
马山庙会由来已久,而且会次之多在即墨当属首家。其中有农历正月十六日的大王庙会、三月二十八日的天齐庙会、九月九日的玉皇庙会,而最隆重的是六月二十八日的白云庵庙会。
农历六月二十八日,是明光宗赐号"慧觉禅师"得道之日。"慧觉禅师"是明代马山东麓山东村人,姓刘,名贞洁(字恒清),万历末年,奉明神宗之诏,入京师讲道。崇祯年间,回白云庵授徒讲道。后来人们为纪念她,自发地将六月二十八日这天作为庙会,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改革开放后,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顺应民意,庙会得以恢复,并将马山庙会正式定名为"青岛马山文化旅游山会",会期从农历六月二十六日到二十八日,为时3天。
如今的山会由过去迷信色彩浓厚的民间庙会,变为文化搭台旅游唱戏的文化旅游山会。山会以旅游观光为主,突出表现了马山的地质科学文化和民族宗教文化特色。宗教(道教)活动以聚仙宫、白云庵为正式活动场所,且有专职神职人员住持。
每次山会期间,都有专业和民间的文艺团体在即墨大夫雕像前的广场上,演出精彩的戏剧、曲艺、歌舞、杂技等文艺节目。
天井山庙会
天井山庙会,因其丰厚的传统民俗文化内涵和许多美丽的民间传说,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三日(传说这天是"黑龙王"的生日),远近宾客纷至沓来。
过去的天井山庙会,迷信色彩比较浓厚。人们了感激"黑龙王"行雨灵验,造福乡里,恩泽四方的功德,每年都举行规模盛大的庙会。赶会队伍前面由乐队开路,人们手执旗罗伞扇,用八人大轿抬着"黑龙王"坐像,风、雷、云、雨使者与各种仪仗紧随其后。山上山下熙熙攘攘,龙神祠前更是香烟缭绕,善男信女摩肩接踵,随后便是隆重的祭祀仪式。
现在的庙会,除传统的民俗活动外,逐渐充实时代文化新风,本市和外地的文艺团体争相来此献艺助兴,小商贩更是闻讯蜂拥,数万游客把这座小山变成了一个传统民俗活动与现代文化娱乐相结合的大舞台。
东京山庙会
东京山,位于鳌山卫镇东隅,因山上有一巨石形似鹰嘴,故又名"鹰嘴山"。此山面临鳌山湾,西与东崂之秀鹤山毗邻,风景优美,海光山色得天独厚。每年的庙会,更为这座小山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东京山的"狐仙庙",始建于百余年前。传说这里的"狐仙"极为灵验,有求必应。每年的正月初一、正月二十、三月初三、六月初六、九月初九是逢庙会的日子。以正月二十日的庙会为最盛。从凌晨开始,就有游客陆续上山,加之商贩及外地的游客,最多时一天可达5万之众,可谓人山人海。
即墨柳腔
即墨柳腔是一个较古老的地方剧种,始于清朝乾隆年间,从山东境内广泛流传的"本肘鼓"的基础上演变而来,源于即墨西部的沽河流域,流行于胶东地区,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柳腔初期的演唱形式非常简单,所用的乐器也只有一只手锣,一只手鼓和一支竹板。后来受"四弦小调"的影响,开始采用"四弦胡琴儿"伴奏。初用弦乐时,拉与唱不相协调,艺人们就配合着往上溜,因此,被戏称为"溜腔",后来艺人们觉得不雅,就借用同音字,定名为"柳腔"。从此,柳腔作为一个剧种,登上了即墨的大众舞台。柳腔剧目内容多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故事,对白运用即墨方言,曲调有欢调、悲调、垛板、慢板、数板、南锣、娃娃腔等板式。唱腔委婉细腻,优美流畅,语言风趣生动,表演朴实无华,有着强烈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深受群众喜爱。特别是在"四弦胡琴儿"悠扬悦耳曲调的伴奏下,加上柳腔特有的向上翻高8度或6度的尾音"勾勾腔",听来真是余音袅袅、绕梁三匝,令几代家乡父老为其痴迷。
建国后,柳腔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即墨县于1956年成立了专业的"即墨柳腔剧团"。经新老艺术工作者发掘、整理和创新,使柳腔不论在演出剧目,还是唱腔板式、音乐伴奏与曲牌上,都达到了空前完美的程度,同时,也迎来了柳腔艺术事业发展的鼎盛时期。1959年,青岛市柳腔剧团应邀进京,并三进中南海怀仁堂,向中央领导和戏剧界知名人士及首都人民汇报演出了《割袍》、《赵美蓉观灯》等剧目,获得极大成功,演职人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毅等的亲切接见和热情鼓励,得到了郭沫若、田汉、老舍、梅兰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的肯定和赞扬。《北京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中国青年报》、《戏剧报》等报刊都发表了评论文章,对柳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把柳腔誉为"胶东之花"。从此即墨柳腔这一地方小剧种,以她独特的艺术魅力,扬名全国。原文化部部长黄镇、朱穆之也先后莅临即墨,在观看了柳腔剧团的演出后,高度评价了即墨柳腔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著名诗人贺敬之在观赏即墨柳腔之后,也即兴写下了"杯接田单饮老洒,醉人乡音听柳腔"的精彩诗句。
多年来,即墨柳腔剧团有一大批优秀剧目和优秀演员获奖,其中柳腔《王三卖鱼》,被青岛电视台制作成电视戏曲片,荣获1985年中国首届戏曲电视片"鹰象奖"二等奖。由于柳腔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及广泛的群众基础,即墨市除有专业柳腔剧团外,不少村庄都有业余柳腔剧团。
即墨九狮图
九狮图,又称九狮舞。是即墨民间艺人于1924年创作编排的,第二年的元宵节期间首次于即墨城演出,深受群众欢迎。此后,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节目保留至今。
九狮图的表演阵容由12人和9只狮子道具组成,其中4人手执2只"母狮",7人各执1只"子狮",另1人手执绣球,引诱狮子起舞。群狮舞动时,配以欢快激越的锣鼓声伴奏,7只"子狮"环绕2只"母狮"合着节拍,欢腾跳跃,时而翻滚扑球嬉戏,时而摇头摆尾扭动腰身,一举一动都把真狮雄健威武的凶猛习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
九狮图的表演形式分"走街""圆场"两部分。"走街"为行进舞蹈,在行走过程中表演"龙摆尾"、"扭绳"、"双对狮"等动作。"圆场"是就地表演,主要有"四门斗"、"绣?鼓
即墨大鼓,是即墨盲艺人于民国初年,集流传于即墨民间的"解门大鼓"、"高门渔鼓"、"李门咣咣"三种曲艺形式之大成,通过融会贯通而创造的。其唱腔优美韵味十足,伴奏悦耳动听,语言风趣生动,所唱书目章回衔接紧凑,充满悬念,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经过几代艺人的创新与发展,使这种曲艺形式日趋丰富完善。
即墨大鼓属"东鲁派"的一个支派,采用坠琴伴奏,唱词讲究韵辙,唱腔有"慢板"、"四六"、"快板"三种。表演形式以唱为主,间以评白,其评白沿袭东鲁大鼓的特点,在运用即墨方言的基础上稍带安徽地方口音。
即墨秧歌
即墨秧歌早在明清时期就活跃于城乡民间,每逢农闲、年节和庙会,特别是正月元宵节期间,各村的秧歌队便走街串巷进行流动演出,一直延续至今。
即墨秧歌在表演风格上分为东、西两派。东部沿海一带的为东派,东派的舞蹈动作融汇了武术风格,特点是歌舞并重,场面欢快热烈,舞蹈队形巧妙多变,动作粗犷豪放、刚健有力。西部瓦戈庄、刘家庄一带的为西派,西派的特点是以唱为主的妩媚多姿、轻灵柔顺的歌舞小段,动作细腻流畅、诙谐幽默。
即墨秧歌的整体表演形式又分为"大场""小场"两种。"大场"的演出阵容通常有9-12人组成,其中有花枝招展的"拉花女"4名,手执竹板的"货郎"和扮相滑稽可笑的"媒婆",及各2名武生装束的"戳钱棍"和头戴文巾的"棒槌",这些扮相不同行头鲜明的角色,在以伞为标以响铃为号的领舞人"膏药客"的现场统一指挥下,不断变换队形,互相穿插交错跑场,跑场队形通常是传统的"剪子股""龙摆尾""豆荚角"等图案,在通过队形图案变化的过程中,使用秧歌独具的步伐,展现出各种舞蹈动作,根据节奏快慢的调节,以及各个角色引人逗乐的插科打诨,表现出欢快活泼的热闹场面。同时,在跑场的间隙,由场上灵魂人物"膏药客",即兴发挥自编自唱秧歌曲调小段,这些小段大都声情并茂,让人赏心悦目。"小场"俗称扮故事,一般由3-5人上演一些载歌载舞有故事情节的小段子。
即墨秧歌的伴奏有打击乐和管弦乐两部分。打击乐通常用于"大场"伴奏,管弦乐一般用于"小场"伴奏,主要乐器有二胡、唢呐、笙等。其主要乐曲《赶庙》、《秧歌曲牌》、《旱船调》被载入《山东民间歌曲选集》。
即墨复姓
周朝时都由官名而来
古人以地名为姓 战国有即墨成 齐国人(山东)
单一渊源:源于妫姓,出自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单守邑,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晏子春秋,内篇问》记载:“即墨氏,据齐将田单守即墨,支孙氏焉。”在史籍《风俗通义,佚文》中引《姓解》记载:“即墨氏,汉有即墨威为咸阳令……汉有单父令即费,其先食采即墨,因以命氏。”在史籍《汉书,儒林传》也记载:“战国城阳相即墨成,齐国人。”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以邑为姓氏者有崔氏、卢氏、鲍氏、来氏、即墨氏、棠氏、檀氏、晏氏、梁邱氏等二十三氏。即墨氏族人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即氏、墨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