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况
市名:吉林市
别名:北国江城
市树:垂柳
市花:玫瑰
市鸟:鸳鸯
市标:摇橹人
城市精神:摇橹人精神(同舟共济,激流勇进)
总人口:432.4万人
市区人口:200万人
总面积:27120平方公里
市区面积:3636平方公里
位置:吉林市位于吉林省中部略偏东,地处长白山余脉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松花江干流纵贯全境
气候:属中温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700毫米
城市特征:松花江呈“S”形穿城而过,冬季不封
区号:0432
邮编:132000
车牌号:吉Bxxxxxx
吉林省的第二大城市,也是我国唯一一个与省重名的城市。境内居住汉、满、朝鲜、回、蒙等35个民族。吉林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城市,位于长春市以东124公里处。吉林原名“吉林乌拉”,满语的意思是“沿江的城池”。环绕的群山和回转的松花江水,使吉林形成“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的天然美景。因康熙皇帝东巡所作《松花江放船歌》有“连樯接舰屯江城”之句,故吉林市又有“江城”之称。
吉林市资源丰富,物产丰饶。土地、水利、矿产、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水利资源蕴藏量较大,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8倍,是全国少有的不缺水城市之一。
吉林市为多民族居住地之一,乌拉街满族风情,阿拉底村、兴光村朝鲜族风情,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吉林市最繁华的街市在东市场、大东门一带。
吉林是中国北方著名山水城市。城东有“左青龙”——城市森林公园龙潭山如青龙迤逦而卧;城西有“右白虎”——清朝皇帝望祭长白山的小白山似猛虎熠熠盘踞;城南有“前朱雀”——风景如画的朱雀山钟灵毓秀;城北有“后玄武”——遐尔驰名的北山、玄天岭、桃源山古庙掩映。松花江似玉带,松花湖若明珠,正如清朝皇帝所咏“城临镜水沧烟上,地接屏山绿树头”。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吉林市具备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满、白山、红石三个水电站的建成,形成了“一江三湖”的美景,松花湖被定为国家级旅游区,吉林雾凇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龙潭山鹿场被列为国家级旅游景点。
吉林市历史悠久,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甲级开放城市和全国32个特大城市之一。吉林市还被评为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央视《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福布斯》中国内地最适宜开工厂的城市榜首。公元14至19世纪,吉林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在清末、民国及解放初期,吉林市是吉林省省会城市。在市区有1742年修建的东北最大的孔庙--吉林文庙;有佛、道、儒三教杂揉的北山古庙群;有明代留下的阿什哈达摩崖石刻;有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之最”吉林石陨石,还有地方特色浓郁的传统民族风情。
吉林的冬季格外引人注目。天下独秀,神奇造化的冰雪景观更令海内外宾客心驰神往。有与长江三峡、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并称中国四大奇观的吉林雾凇。还有全国著名的北大湖滑雪场是亚洲设备最先进条件最好的滑雪场,2007年亚冬会雪上项目在此举行。以滑冰馆、练习馆、速滑场组成的大型冰上运动中心,经常举办国际性冰雪项目竞赛。
行政区划
吉林市幅员面积27120平方公里,辖4区(昌邑区、船营区、龙潭区、丰满区)、5县市(永吉县、舒兰市、磐石市、蛟河市、桦甸市)。辖78个乡镇、71个街道办事处。
吉林市 面积27722平方千米,人口432.4万人。邮编:132000。市人民政府驻船营区。
船营区 面积711平方千米, 人口44.7万。邮编:132011。区人民政府驻伊通街。
龙潭区 面积1209平方千米,人口52.8万。邮编:132021。区人民政府驻遵义东路。
昌邑区 面积865平方千米, 人口60万。邮编:132002。区人民政府驻天津路。
丰满区 面积1032平方千米,人口24万。邮编:132113。区人民政府驻江南大街。
磐石市 面积3867平方千米,人口54万。邮编:132300。
蛟河市 面积6235平方千米,人口47万。邮编:132500。
桦甸市 面积6624平方千米,人口45万。邮编:132400。
舒兰市 面积4554平方千米,人口67万。邮编:132600。
永吉县 面积2625平方千米,人口42万。邮编:132200。县人民政府驻口前镇。
历史沿革
吉林的建城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早在肃慎国时期,这里就已经形成居住群,后来大约在公元前2100年建立城市称为“吉拉尔”,勿吉、扶余时期由于吉林特殊的地理位置,一直是长春和敖东之间最大的驿站,元朝后宽城被毁,使得吉林成为比较大的政治经济中心。明朝,女真乌拉部在这里建立为“乌拉国”的政权。明万历四十一年,吉林归属努尔哈赤统治,成为后金领地,之后皇太极改金称清,建立清王朝。
清康熙十年(1671年),将乌拉划给宁古塔副都统安珠瑚奉命率军,筹建吉林城。
康熙十五年(1676年),清政府调宁古塔将军巴海移驻吉林城,吉林遂成清政府统辖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等流域的重镇,成为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
康熙皇帝于1674年东巡吉林时,巡视水师营后,挥笔作诗,名曰《松花江放船歌》。因其中有“连樯接舰屯江城”的诗句,故吉林市素有“北国江城”之称。
清雍正五年(1727年),置永吉州,州治吉林。乾隆十二年(1747年),改永吉州为吉林厅。
清光绪七年(1881年),吉林厅升为吉林直隶厅,次年又升为吉林府。
民国2年(1913年),将吉林府改为吉林县。
民国18年(1929年),改吉林县为永吉县,同时设立吉林市政筹备处。
民国20年(1931年)9月21日,日军占领了吉林。
1932年3月1日,伪满统治时期成立伪吉林省公署。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国民党成立“吉林地方治安维持会”。10月,在中共吉林市委组织下成立吉林市政府。1945年11月,成立吉林省政府,省会设在吉林市。
1946年5月,我军从吉林市撤出,国民党成立吉林省政府和吉林市政府。
1948年3月9日,吉林市解放。3月10日,吉林省政府从延吉市迁至吉林市,3月23日,成立吉林市人民政府。
1949年吉林市为吉林省辖市,吉林省人民政府驻地。
1954年9月,吉林省人民政府由吉林市迁往长春市。
1958年将永吉、磐石、舒兰、蛟河、桦甸等县划归吉林市。
1966年将永吉(驻口前镇)、舒兰、蛟河、桦甸、磐石等5县划归永吉专区。
1968年3月,成立吉林市革命委员会。
1969年原永吉专区所属永吉、舒兰、蛟河、桦甸、磐石等5县划归吉林市。
1980年撤消吉林市革命委员会,改称吉林市人民政府。
现辖4个城区(船营区、昌邑区、龙潭区、丰满区)、4个县级市(磐石市、蛟河市、舒兰市、桦甸市)、1个永吉县、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
地理概况
吉林市地处东北腹地长白山脉,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的松花江畔,三面临水、四周环山。东经125〃40′~127〃56′,北纬42〃31′~44〃40′。东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西临长春市、四平市,北与黑龙江省接壤,南与浑江市、通化市毗邻。总面积2712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3636平方公里。
地貌特征:吉林市有"远迎长白,近绕松花"的形势。由于不同时期的大地构造运动,以及江河的侵蚀、剥蚀和堆积,形成了中山山区--低山丘陵区--峡谷湖泊区--河谷平原区的地貌,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的地理景观。
中山山区,位于吉林地区中、东部和东南部,是全市主要林区和特产区域。南有长白山地龙岗山脉,档南有龙岗山脉的余脉富尔岭,东北部和呼兰岭。松花湖东有老爷岭,湖西有摩天岭、南楼山、肇大鸡山,皆为中山山群。山区中有1000米以上高峰110座。最高山峰南楼山,海拔1404.8米。
低山丘陵区,分布在蛟河、桦甸和舒兰市、永吉县的中部。山岭海拔300-400米,少数山峰高600-700米,是开发较早的区域。森林已经逐渐减退。除占地1748平方公里的吉林市城区外,蓁区域是全省重要的农业、林业、畜牧、渔业及工矿区。
峡谷湖泊区,分布在丰满电站大坝到白山水库上游金银别的沿湖、沿区区域,是丰满、红石、白山三大梯级电站建成后形成的地貌区域,环境幽美,景色状观,是大有前途的能源、特产、渔业、旅游综合性经济开区和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生态经济区。
河谷平原区,分布在松花江中游、永吉县北部、舒兰市中部及松花江支流的局部地段。一般海拔170-220米,耕地集中,土壤肥沃,适宜农事耕作,是重要的农业经济区。
吉林市土地总面积为27659.79平方公里,各类耕地面积2000年为9959851.3亩,占总面积24.01%,园地381895.1亩,占总面积0.92%,林地面积25298167亩,占总面积60.7%,未利用土地面积1442020.5亩,占总面积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