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地理
* 接邻省区:湖南、江西、安徽、河南、陕西、重庆
湖北省位于中国大陆的华中地区,地处“秦岭—淮河”分界线以南,因而是南方省份,气候为副热带季风气候。
湖北省三面环山,西部是大巴山区,东北部是大别山区,东部为幕阜山丘陵,中南部为江汉平原,长江横穿全省,长江三峡有两峡在湖北境内,在湖北境内一段是长江弯道最多的“荆江河曲”,湖泊众多。大巴山东段的神农架在远古冰河时期受周围山地的保护,成为动植物的避难所,有许多活化石孓遗物种被保护下来,武当山位于西北部十堰境内。
湖北地形
湖北山地为56%,丘陵岗地为24%,平原占20%,三面环山,中间低平。地形可以分为四类:
* 鄂西山地、江汉平原、鄂东北低山丘陵、鄂东南低山丘陵
湖北气候:
鄂西南长江三峡以南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其余广大地区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区,具有季节变化明显和南北过渡性的气候特征。
湖北经济:
湖北农业:是中国北方产麦区和南方产稻区之间的过渡区,因此已经实现稻麦和棉麦两熟,南部实现了双季稻和三季稻,因此农业产量相当高。由于湖泊众多,水产养殖是湖北的强项,是中国三大淡水养殖区之一,长江鱼苗可以供应全国,著名的“武昌鱼”更是闻名遐迩。
湖北工业: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工业产值占总产值一半以上,其中重工业多集中在武汉、宜昌、黄石、襄樊、十堰等地。例如,中国 三大钢铁集团公司的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位于武汉;中国三大汽车制造厂之一东风汽车公司总部位于武汉,在武汉、十堰和襄樊设有工厂;长江第一座大坝葛洲坝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水利枢纽(在建)在宜昌境内。湖北矿产丰富,有大冶铁矿,应城石膏矿,荆襄磷矿等,因此冶金工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历史悠久,比较发达。
湖北交通:湖北交通发达。
* 公路:国道:316国道、318国道、106国道、107国道、207国道、209国道; 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汉十高速公路
* 铁路:京广铁路、京九铁路、焦柳铁路、汉丹铁路、襄渝铁路、武九铁路、武麻铁路、长荆铁路、鸦宜铁路
* 航空:湖北省内有四个大中型民用机场,分别是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中国民航总局指定的华中地区唯一的综合航空枢纽和最大的飞机检修基地)、宜昌三峡机场、襄樊刘集机场、恩施许家坪机场。
* 水运:湖北内河航运发达,长江、汉水是两大水运干线。 桥梁: 湖北内有已建和在建的长江大桥17座,自上游到下游分别是巴东长江大桥、西陵长江大桥、夷陵长江大桥、葛洲坝三江大桥、宜昌长江铁路大桥、宜昌长江大桥、枝城长江大桥、荆州长江大桥、武汉军山长江大桥、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长江二桥、黄梅县长江大桥、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武汉阳逻长江大桥、鄂黄长江大桥、黄石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大桥(大桥南端在江西省境内)。
湖北人口
湖北省2003年总人口为6005万,人口密度为334人/km2,人口多集中在江汉平原,鄂西山区人口稀疏。湖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66‰,男女性别比为107.59,劳动适龄人口为70.8%,少儿22.8%,老龄人口6.7%。城市人口比重为40.59%,文盲率为7.15%。
* 少数民族:苗族、土家族、回族、满族等50多个,多分布于鄂西。
湖北人聪明、精干,俗谓:“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比喻湖北人能如同九头鸟一样眼观六路,主意层出不穷。因此湖北制作的工艺制品也相当精巧,如沔绣、江绫、汉绣、竹器、贝雕等。
湖北文化:
楚文化指先秦时期在楚国蕴育,产生并发达的文化。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荆楚文化特指楚国灭亡后,楚文化在湖北地区的继承,延续和发展。荆楚文化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 历史文化名城:江陵(荆州)、武汉、鄂州、襄樊、随州、钟祥
湖北自然文化景观:黄鹤楼、东湖、武当山、武当山古建筑群(世界文化遗产,1994年)、神农架、长江三峡、神农溪、禅宗四祖寺、禅宗五祖寺、隆中。
湖北教育
湖北是教育大省。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都在中国名列前茅。
湖北高等教育: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国五大高等教育中心之一。
目前湖北共有普通本科院校41所,其中部属普通本科院校8所,普通本科军事院校6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27所。全省所有高等院校的名称和地址参见中国大学列表。
湖北的中等教育全国领先。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襄樊四中、襄樊五中、龙泉中学、黄冈中学、武汉外国语学校、武钢第三子弟中学等一批著名中学每年都有大量考生通过参加高考、考前保送等方式进入知名高校继续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