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图 >> 河南地图 >> 平顶山地图

基本概况

  平顶山位于河南省中南部,西靠伏牛山,东接黄淮平原,是河南省下属的一个地级市,中国煤炭工业城市,是中国重要的煤炭产地。因市区建在“山顶平坦如削”的平顶山下而得名。面积8867平方千米。人口约520万,以汉族为主。 2003 年,平顶山市被河南省确定为中原城市群九个中心城市之一。 被誉为中原之崛起城市.
  平顶山春秋时为应国,应国以鹰为图腾,古典汉语“应”“鹰”通假,平顶山因此又称鹰城 。
  1957年由叶县、宝丰县析置平顶山市,以环绕市区北面的山峰皆为平顶得名,1964年改为特区,1968年设市。
  一年一度的宝丰马街书会,绵延 700 余年不衰,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由此宝丰被中国曲协命名为“曲艺之乡”,平顶山被命名为“中国曲艺城”。
  平顶山是春秋战国思想家墨子、唐代著名诗人元结、宋代名将牛皋、清代小说家李绿园等名家的故里,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的家乡,世界刘姓和叶姓华人的祖地。

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平顶山市辖4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全市共有37个街道、35个镇、58个乡。
  平顶山市  面积7874平方千米,人口489万(2003年)。
  新华区   面积 157平方千米,人口36万人。邮政编码467002。
  卫东区   面积 103平方千米,人口29万人。邮政编码467021。
  湛河区   面积 124平方千米,人口22万人。邮政编码467000。
  石龙区   面积 35平方千米,人口 6万人。邮政编码467045。区人民政府驻人民路。
  舞钢市   面积 640平方千米,人口31万人。邮政编码462500。
  汝州市   面积1573平方千米,人口96万人。邮政编码467500。
  宝丰县   面积 722平方千米,人口48万人。邮政编码4674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叶 县   面积1387平方千米,人口82万人。邮政编码467200。县人民政府驻昆阳镇。
  鲁山县   面积2406平方千米,人口83万人。邮政编码467300。县人民政府驻鲁阳镇。
  郏 县 面积 727平方千米,人口56万人(2002年)。邮政编码4671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地理位置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中国煤炭工业城市,西靠伏牛山,东接黄淮平原。东经113.29度,北纬33.75度。全境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递降,海拔最高2153米,最低68.5米;东西长150公里,南北宽140公里,现辖汝州市、舞钢市、宝丰县、叶县、鲁山县、郏县和新华、卫东、湛河、石龙四个区,总面积7882 平方公里,总人口470万。现已成为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体,煤炭、电力、钢铁、纺织、化工等工业综合发展的新兴工业城市,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越来越为中外所瞩目。平顶山地处京广、焦枝两大铁路干线之间,并有漯宝铁路与两大干线相连。

平顶山资源

  平顶山市地上地下资源丰富。已查明各类矿产57种。原煤总产量103亿吨,素有中原煤仓之称,保有储量80多亿吨,占河南省总储量的51%,素有中原煤仓之称;铁矿总储量6064亿吨,占河南省总储量60.5%。是全国十大铁矿区之一;钠盐预测总储量为2300亿吨,可采储量10.8亿吨,平均品为89%,单层厚度平均达27米,盐田的开发及深加工已成为河南省的重要产业。平顶山境内水资源十分丰富,共有大中型水库174座,其中大型水库4座,总容量为20亿立方米。地上地下水总量32亿立方米,充沛的水资源为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用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平顶山市新城区

  平顶山市新城区的规划勾画了一条东南——西北走向的历史文化和生态发展轴线。新老城区之间通过生态园这条生态廊道相连。新城区的规划范围是北至漯宝铁路,东至姚孟电厂,西至毛营军铁专用线,南至水库,规划共分三个阶段:起步区7.6平方公里,近期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新城区的规划形态是带状,交通流量主要是东西方向,新城区与老城区之间距离10公里,通过6条城市道路和规划的轻轨交通相互联系,十分钟即可到达。向西通过2条公路和郑石(郑州至石人山)高速公路与鲁山县和宝丰县相接,北部的漯平洛高速公路出入口在新区起步区东部2公里处,通过此入口向东南20公里处即可接许平南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快捷顺畅的交通联系对新城区的建设必将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新城区起步区北依香山,湛河、漯宝铁路、漯平洛高速公路在北面穿过,白龟山水库西干渠纵贯南北。规划区内有坡度较缓的丘陵分布和近70平方公里的水库面积,自然资源丰富,为新城区的生态景观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条件。新城区的规划引入生态城市、共生城市、新陈代谢城市等先进理念,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和改善人居环境的意愿。同时规划一改过去“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模式,采取组团开发的概念,把城市结构分为行政办公区、教育科研区、居住商贸区、高新产业区等若干组团,从而为平顶山市远景建设制定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教育科研文化区位于新城区北部和起步区东部的锅底山一带。锅底山是平顶山师专新校区所在地,占地2000余亩,这里景色秀美,水库景色尽收眼底,是教书育人的理想用地。纬四路南侧从东至西分别为:平顶山市工业学校、平顶山工学院、平顶山卫校、平顶山金世纪高级中学,与纬四路北侧的文化居住用地一起构成新城区的教育文化景观轴线。目前,平顶山工学院、平顶山师专和金世纪高级中学的建设都已初具规模,教育产业的发展对周边的文化、居住用地的开发利用必将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电子地图查询网提供中国最新的电子地图查询、地图搜索、网上地图、手机地图和各地城市地图等多项服务,还有全国的地图地理介绍,但不提供世界地图。Copyright ©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地图查询网 苏ICP备0907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