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况
开封市位于河南省东部。全市总面积6444平方千米,总人口480万人。其中市区面积359平方千米、人口80万。开封位于中国河南省中部偏东,地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摇篮的黄河之滨,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是北宋时的国都,简称汴,是我国七大古都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中国的历史上,开封曾被称为大梁、汴梁、东京、汴京等。自建城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七个王朝曾先后建国都于开封,故称“七朝故都”。开封与中国的西安、洛阳、北京、南京、杭州、安阳并称七大古都,在国内外享有盛名。高等教育有河南大学、开封大学、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开封教育学院。开封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文化教育发达,科技进步,经济繁荣,是中原地区的重要旅游城市和对外开放城市。
地理位置
开封界于东经113°51′51″—115°15′42″,北纬34°11′43″—35°11′43″。位于河南省中部偏东,是黄河冲积扇平原的尖端。海拔69米至78米。东临商丘市,西连省会郑州市,南接许昌市、周口地区,北靠黄河,与中原油田隔河相望。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62平方公里。南北宽约92公里,东西长约126公里。东距亚欧大陆桥东端的港口城市连云港500公里,西距省会郑州72公里,在中国版图上处于豫东大平原的中心部位。
开封经济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开封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迅猛,城市建设、工业、农业、交通、通讯、商业、旅游业均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开封十分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创造对外开放的良好环境,在保护和完善老城区的基础上,努力向新兴的现代化城市迈进。位于老城西侧的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8平方公里,己初步建成集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的新城区。开封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全市现有工业企业3580家,形成了以化工、 机械、轻纺、食品、医药等为支柱的产业体系。开封地处豫东平原,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水利发达,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发展农、林、牧、渔业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所属五县均是全国商品粮和小麦生产基地,也是全省小麦、棉花、花生、大豆的重要产区。开封商业同古都悠久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消费性、服务性、集散性。目前,全市共有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经营网点4万多个,各类市场315个。开封地处内陆与沿海之间,境内交通、通讯便利。
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开封市辖5个市辖区、5个县;全市共有24个街道、34个镇、55个乡。开封市总面积6444平方千米,人口490万(2007年)。
鼓楼区 面积 58.68平方千米,人口 16.13万人。邮政编码475000。
龙亭区 面积 91.51平方千米,人口 11.6万人。邮政编码475100。
顺河回族区 面积 86.73平方千米,人口 24.11万人。邮政编码475000。
禹王台区 面积 57.05平方千米,人口 14.83万人。邮政编码475003。
金明区 面积252.38平方千米,人口 18.2万人。邮政编码475002。
杞 县 面积 1258平方千米,人口 105万人。邮政编码4752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通许县 面积 767平方千米,人口 60万人。邮政编码4754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尉氏县 面积 1257平方千米,人口 87万人。邮政编码4755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开封县 面积 1302平方千米,人口 67万人。邮政编码4751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兰考县 面积 1116平方千米,人口 76万人。邮政编码4753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自然资源
开封市土地总面积为628,240.26公顷,其中耕地面积434,732.1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9.20%;园地面积10,456.84公顷,占1.66%;林地面积24,026.26公顷,占3.82%;居民点及工矿用地83,750.85公顷,占13.33%;交通用地17,822.06公顷,占2.84%;水域46,964.21公顷,占7.48%;未利用土地10,487.90公顷,占1.67%。
开封所辖区域地下资源已探明的有石油和天然气,预计石油总生成量为5.6亿吨,天然气储量为485亿立方米, 现已大量开采利用。煤炭资源埋藏较深,预测可靠储量为77.9亿吨。此外,地下还有丰富的石灰岩、岩盐、石膏等矿 藏。
开封市境水资源主要包括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8.35亿立方米(不含过境水)。其中地表水为3.51亿立方米,占资源总量的42%,地下水4.84亿立方米(允许开采量),占资源总量的58%。
风景名胜
开封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的开封,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迄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夏朝曾在开封一带建都157年,称老丘,商朝在开封一带建都27年,称嚣。后均废。春秋时期,郑庄公在此修筑储粮仓城,定名为“启封”,取“启拓封疆”之义,后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名为开封。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均定都于此,素有“七朝都会”之称。尤其是北宋时期,从陈桥兵变到南宋偏安,历经九帝168年,“人口逾百万,货物集南北”,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国际性的大都会。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都生动地描绘了古都开封豪华盖世的繁荣景象。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化给开封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现在全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84处,其中,国家级5处,省级17处,市级26处,县级136处。在这里,千年铁塔、繁塔巍然耸立,在宋、金故宫遗址上建造的龙亭雄伟壮观,明朝修筑的城墙古迹斑斑,道教建筑延庆观风格别致,开封最古老的名胜古吹台古朴典雅,以雕刻艺术著称的山陕甘会馆玲珑剔透,还有著名的中原古刹相国寺宏丽华美。迎宾大道两侧的包公湖犹如四块巨大的碧玉镶嵌在古城,令人赏心悦目。开封市致力于发展旅游事业,重修和新建了许多历史人文景观,如“清明上河园”、“包公祠”、“宋都御街”、“天波杨府”、“翰园碑林”一年一度的菊花花会等等。众多的名胜古迹,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资源,誉满中外的民俗文化,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中外游客到开封参观、游览。如今,开封已被国家旅游局列为中原旅游区重点观光游览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