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图 >> 广东地图 >> 阳江地图

基本概况

      市人民政府驻江城区,邮编:529525。代码:441700。区号:0662。拼音:Yangjiang Shi。阳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沿海,现辖阳东县、阳西县、江城区、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岗侨管理区,代管阳春市。全市总面积7822平方公里,人口256万。 阳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沿海,漠阳江下游,紧邻珠三角,扼粤西要冲。地理坐标为北纬21°28′45〞─22°41′02〞,东经111°16′35〞─112°21′51〞。东与江门市的恩平、台山市交界,北同云浮市的罗定市、新兴县及茂名市的信宜市接壤,西接茂名市的高州市、电白县,南临南海。东西长112.5千米,南北距132.75千米。陆地总面积7813.4平方千米。总人口259万人(2003年)。
   陆路距广州247千米,距湛江230千米,距珠海160千米。水路距香港143海里,距澳门129海里。其中丘陵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26.03%,山地面积占42.73%,平原面积占22.17%。海岸线长341.5千米,主要岛屿有30个,岛岸线长49.3千米。地势由北向南倾斜,依山傍海,东北有天露山屏障,西北有云雾山环绕。境内最高山峰为望夫山脉的鹅凰嶂,海拨1337米,最长河流为漠阳江,全长199千米,南北贯穿全市,自北向南流入南海。
        阳江地处广州和湛江两城市之间,毗邻港澳,距广州247公里,距湛江230公里,距珠海160公里,距香港143海里,距澳门129海里,是连接粤中与粤西的交通走廊。325国道、广湛高速公路、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三茂铁路横贯市境。阳江港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
    阳江是中国刀剪之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也是风筝之乡、文化之乡。
阳江市海洋产业资源丰富,有全国著名的闸坡、东平、沙抄、溪头、河北、对岸等六大渔港,渔场广阔、滩涂平缓,适宜发展深海捕捞和海水养殖,盛产优质名贵的鲜活水产品。阳江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铁矿、铜矿、硫铁矿、石英砂、锡矿、金矿、稀土矿等,颇有开采潜力。森林和水电资源蕴藏量丰富,可供综合利用。工业现已形成汽车、稀土、机电、建材、冶金、食品、五金、纺织、服装、森工等十大支柱行业。驰名中外的阳江小刀、阳江豆豉、阳江漆器及皮塑、成衣、包装、不锈钢器皿等名、优、特产品也颇受欢迎。
     阳江市是广东省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有滨海沙滩、峰林溶洞、温泉瀑布、湖光山色和灿烂的人文景观。其中,海陵岛、阳春春湾——凌霄岩为省级旅游度假区,海陵岛的大角湾于2001年又被评为4A级国家旅游区。为不断开辟旅游新的途径,阳江市旅游局设计塑造了“海天动情阳江游”的旅游新形象。“海天动情阳江游”突出了阳江富有地方特色的四大旅游景观。一是“海景”,以海陵岛为中心,突出其滨海风光;二是“天景”,以春湾凌霄岩为代表,溶洞中的石钟乳、地下河、灯光构成了空灵、虚幻、神妙的天上景观;三是“动景”,展现了晴空中如五彩缤纷云彩飘动的阳江风筝;四是“情景”,即哺育着阳江儿女,两岸青山叠翠、风景如画的漠阳江。
    改革开放以来,阳江的投资环境逐步改善,新建了阳江港和兴能柴油机发电厂,完成了漠江水厂日供水20万吨的第二期扩建工程,三茂铁路阳春段全线开通营运,325国道一级公路改造完成,站港公路、进岛公路、进港公路、尖山大桥寿长大桥建成通车,连接三茂铁路的阳春火车站至阳江港的阳阳铁路正在建设。广东第三核电站已定址阳江,现已进入施工阶段。全市城乡电话交换机容量已达22.3万门,全面开通了移动电话网络。
    1993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对外国籍船舶开放的一类口岸阳江港,1996年7月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对外开放,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为投资者前来广泛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创造了更为广阔、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
自然地理
 

    水产资源
    市内河流密布,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4条,水力资源蕴藏量67.6万千瓦,可开发利用28.5万千瓦,已建成大中小型水电站216座,装机容量12.33万千瓦。
    海产资源
    全市有闸坡、东平、沙扒、溪头、河北、对岸等国家认可的六大渔港,海洋捕捞量居全省重要地位,盛产鱿鱼、鱼翅、海蟹、对虾、马鲛鱼、石斑鱼等。有海洋滩涂面积19.6万亩,可供养殖18万亩。海水养殖历史悠久,特别建市以来海水养殖快速发展。
    矿产资源
    已探明的煤矿储量753.6万吨,铁矿储量3521.6万吨,铜矿储量6155万吨,硫铁矿储量7079万吨,还有钛、钨、锡、钼、锌、煤、黄金、稀土、石灰石、花岗岩、石英砂等矿产。


行政区划


  阳江市辖1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阳江市  面积7822平方千米,人口259万(2003年)。
  江城区  面积 453平方千米,人口 63万。邮政编码529500。
  阳春市  面积4055平方千米,人口105万。邮政编码529611。市人民政府驻春城街道。
  阳西县  面积1271平方千米,人口 47万。邮政编码529800。县人民政府驻织篢镇。
  阳东县  面积2043平方千米,人口 44万。邮政编码529900。县人民政府驻东城镇。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5)》,人口截至2003年底。*

历史沿革
 

  隋末置县,因漠阳江为名。
  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阳江市(地级)。撤销阳江县,分别设立阳西县(驻织篢镇)、江城区、阳东区。阳江市辖阳西县、江城区、阳东区及江门市的阳春县。
  1991年6月22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1]19号)同意撤销阳江市阳东区,设立阳东县,县人民政府驻东城镇。1994年5月5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4]67号)同意撤销阳春县,设立阳春市。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阳江市总人口2168904人;江城区 538069人、阳西县 380272人、阳东县 409982人、阳春市 840581人。
  截至2002年12月31日,阳江市辖1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共7个街道、48个镇,704个村委会、100个居委会。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阳江市辖1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共11个街道、39个镇。
电子地图查询网提供中国最新的电子地图查询、地图搜索、网上地图、手机地图和各地城市地图等多项服务,还有全国的地图地理介绍,但不提供世界地图。Copyright © 2009-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地图 天气预报 苏ICP备0907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