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图 >> 江西地图 >> 抚州地图 >> 临川地图

自然地理

临川是抚州市委、市政府的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临川历史悠久,文化昌盛。她地处闽粤要冲,山岳炳灵,河港纵横,田地肥美,人民殷富,教育兴旺,英才辈出,素有江右名郡之称。

  临川位于江西东部抚河中游,东与金溪、东乡毗邻;西倚崇仁、丰城;南濒南城、宜黄;北与进贤接壤。地形狭长,东西宽48.2公里,南北长69.8公里,总面积2121平方公里,其城区面积25平方公里。四周群山环抱,中间多为盆地。境内有临(宜黄河)、汝(抚河)二水并流。

  气候上,临川属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7.5摄氏度,一年中七、八两个月最热,平均气温达29.5摄氏度;一、二月份最冷,平均气温5.2摄氏度。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1775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70天,年降雨量1500-2000毫米。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临川成为一个适宜人类生产、生活的好地方。1981年在城西北发掘出的新石器时代遣址,说明远在五、六千年前,临川人民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开创着人类文明。

历史沿革

  临川建县始于东汉和帝永元八年(公元96年)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因境内有临汝二水,遂名临汝县。其后历代行政区划变更频繁,名称不一。解放初期曾由临川县析出抚州市,1987年国务院批准临川县、抚州市合并为临川市,1995年5月正式合并,2000年10月改市设区,从此开创了临川发展的新纪元。

区划人口

 至2006年,全区辖9个乡、17个镇、2个垦殖场、5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08万,其中农业人口78万,非农业人口30万。

名胜旅游

  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甚多,旅游资源丰富,是临川又一特色。有新石器时代和殷商时代遗址,有书圣王曦之的洗墨池,有江南名刹正觉寺,还有规模宏伟名列全国第三的天主教堂,金山寺大雄宝殿是江西省最大的佛教和朝拜圣殿。已有800多年历史的文昌桥在桥梁建筑史上具有相当价值,“王祥卧冰”求鲤为母治病被后人修建孝义桥以彰其孝行。苏东坡誉之为天下七大温泉之一的青莲山温泉,已被辟为疗养休闲的三星级宾馆。特别是八十年代以后,先后兴建和修葺了王安石纪念馆、玉茗堂影剧院、汤若士陵园、汤显祖纪念馆等人文景观,这些名胜使临川更显现了“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特色,吸引了许多中外学者、各地游客来此瞻仰、游览。

古今名人

     王安石 (公元1021 – 1086年)安介甫,号半山,又称王荆公。临川县城盐埠岭(今临川区邓家巷)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

  王安石出生于仕宦家庭,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曾随父宦游南北各地,接触到一些社会现实,对农民的痛苦生活有所了解。因此年青时便立下“矫世变俗”之志。王安石22岁中进士后,历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府、江东刑狱提点。嘉裕三年(公元1058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知制诰,实施变法,推行农田水利、麦苗、均输、保马、保田、市易、免役诸法,对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革命导师列宁曾誉他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后因司马光等保守派反对,新法不久被废。为文主张“务有补于世”,其文章多触及现实。诗歌新颖奇秀,豪气纵横,“春风又绿江南岸”堪称千古绝唱。作品现存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因王安石诗文成就很高,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临川人民为纪念这位杰出的乡贤,将抚州城区的一条街道命名为“荆公路”,人民政府也于1986年修建了王安石纪念馆,成为城区一大旅游景点。

  汤显祖 (公元1550 – 1616年)字义仍,号若土,又号海若,清远道人。明代杰出的剧作家、文学家,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地位,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汤氏祖籍临川云山,后迁居家山(今抚州城区)。汤显祖21岁中举,33岁中进士,先后任太常博士、詹事房主簿、礼部祠祭司主事。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因抨击朝政,弹劾大学士申时行而被贬为徐闻典史,后改任浙江遂昌知县,为官数载,政绩卓著,但终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遭非议,遂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弃官归里,潜心著述。在汤显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和《紫钗记》合称“临川四梦”。这些剧作均以梦幻为剧情中心,借以抨击封建礼教和当时的黑暗现实,不仅为我国历代人民所喜爱,而且传播到英、日、德、俄等许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珍品。汤显祖专著《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亦是我国戏曲史上论述戏剧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献,对导演学起了拓荒开路作用。汤显祖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诗文有《玉茗堂全集》4卷,《红泉逸草》1卷、《问棘邮草》2卷。新中国成立后,对其著作进行了整理,将戏曲、诗文汇编成《汤显祖集》。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戏剧家、文学家,家乡人民将城区一条街道名为“若土路”,人民政府先后修建了汤显祖墓园、玉茗堂影剧院、汤显祖纪念馆。

  晏殊 (991 – 1055年),字同叔,北宋临川县文港乡(今属进贤县)人,著名词人。

  殊自幼聪明,七岁能文,被称为“神童”,十四岁中进士,历任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集贤校理、太常寺丞、户部员外郎、翰林侍读学士、三司使、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五十三岁时,任枢密使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居宰相位。

  晏殊知人善任,当世名人范仲淹、孔道辅都出其门下,韩琦、富弼、欧阳修、宋祁等人均被重有。晏殊还很注意培养人才,热心教育事业,1027年,他留守南京(今河南商丘)时,“大兴学校,以教诸生”,使五代以来荒废了的教育事业,很快由衰复兴,体现了他为国兴学,培养人才的战略眼光和实干精神。

  晏殊擅长诗词尤工小令,他的词,承袭南唐风格,追宗“西昆体”,以情致胜。文词典丽,雍容华贵,妙语天成,韵味独特,又不失清新雅淡,含蓄委婉,温润圆融,意趣横生的艺术风格,有“导宋词之先路”、“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的美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和“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等佳句,为千古传颂。作品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传世。为纪念这位北宋著名宰相和杰出词人,家乡人民将抚州城区的一条街道命名为“同叔路”。

  晏几道 (1031 – 1106)字叔原,别号小山,系晏殊第七子。著名词人,与其父晏殊并称“二晏”。

  晏几道,秉性孤傲,不肯媚世求荣,一生官职卑微,只任过颍昌府许田镇监察。晏几道学问超群,尤工小令,令词经过他的努力发展达到了顶峰。他的词风格婉约,工于言情却情而不淫,把五代、宋初文人娱宾遗兴的“艳科”词,变成了真挚动人的抒情之作。写人咏物,则形神兼备,呼之欲出;斟字酌句,则工巧自然,不露痕迹,词意隽永,闻者击节。

  由于社会地位的遽变,家道中落,其词婉曲悲凉,偏执哀痛,通篇萦绕低回,有惆怅伤感的情调。著有《小山词》传世。

  谢逸 (1070 – 1113年)字元逸,号溪堂,宋代临川人,与弟谢过被称为“江西诗派”中的“二谢”。他学问渊博,尤工诗文,其诗风格清新曲折,与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近似,人称“江西谢康乐”。曾写过“咏蝶诗”三百首,状极物态,故有“谢蝴蝶”之称。著作甚多,失散过半,今仅存《溪堂集》10卷。

  陈自明 (1190 – 1270年)字良甫,临川城西乡人。南宁著名医学家,我国最早的妇产专家。嘉熙元年(1237年),编成《妇人大全良方》24卷,把妇科病症归纳为调精、坐月、难产、产后等八大门类,理论精辟,见解独到。书中有关乳岩(即乳癌)的论述,为世界首创。此外还著有《外科精要》一书传世。他与崔嘉彦、严用和、危亦林、龚廷贤、李梃、龚居中、喻昌、黄宫绣、谢星焕并列为江西历史上十大名医。

  朱思本 (1273 – 1333年)字本初,号贞一,临川人,元朝著名地理学家。青年时代为了掌握地理知识,周游天下,广阅书籍,苦心钻研,费尽十年功夫,终于用计里划方格定位方法绘成《舆地图》,其精确度超过前人,是我国制图史上的杰作。明清以后所制新图多以《舆地图》为蓝本。他还著有《贞一斋诗文稿》行世。

  祝徽 (1568 – 1634年)字文柔,临川钟岭祝家村人。与汤显祖、邱兆麟、帅机齐名,被誉为明代临川前四大才子。他自幼苦读,博闻强记,但科场失意,大工业器晚成,年逾半百始中会元,成进士。历任山东道御史、山西巡按使、浙江巡按御史等要职。他一生风仪自励,步入仕途前,以教为生,安贫乐道,自珍自爱,唯以育才为已任;显贵以后,仍朴实谦恭,平易近人,且自奉甚俭,曾上疏将己节余俸银八千两交给国库,以佐军需。祝徽为文,劲骨奇姿,书法与文章独成一家。著有《十日言》、《壁经》、《十日言余集》、《在平篇》等传世。

  陈际泰 (1567 – 1641年)字大士,临川鹏田人。青年时代与艾南英、罗文藻、章世纯致力写作。他文思敏捷,挥笔成章,名噪一时,被誉为明代“江西四家”之一。史书赞他“经生举世之高,一时无出其右”。著作《太乙山房集》14卷、《易经说意》、《周易翼简捷解》、《五经读》和《四书读》等多收入《四库全书》。

 

名优特产

       临川贡酒 临川贡酒历史悠久。历史名人、北宋宰相王安石曾以此酒敬献神宗皇帝,深得神宗皇帝厚爱,由此而得临川贡酒美名。

  临川贡酒采用优质原料、传统工艺精酿而成,清亮透明,闻香幽雅,甘绵爽净,低而不淡,回味悠长,先后获江西省名酒及中国食品名牌产品奖。临川贡酒为系列产品,有小瓶装、精装和普通装多种规格,畅销海内外,深得广大消费者青睐。

  临川西瓜 临川西瓜历史悠久,闻名遐迩。远在宋代,临川西瓜便因其瓜瓤脆沙爽口,汁甜纤维少,个大高产耐贮,并具有消顽止渴、解暑清热、疗喉痹、治血痢等独特药用保健价值,被宋诗誉为“冷比霜雪甜比密,一片加口沉疴痊”。改革开放后,临川成为全国著名的西瓜之乡,现种植面积达22万亩,产量数亿公斤,主要品种为无籽西瓜和礼品西瓜,主要产地为腾桥、鹏田、东馆、湖南、七时岗、太阳等乡镇,西瓜远销上海、广东、福建等地。

  临川黄栀子 黄栀子是传统的中药材,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功效,也是提取国际市场俏销的天然色素和制作高级化妆品的上等原料。近几年来,临川积极发展黄栀子生产种植,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精心扶植江西天顺生态有限公司,使之迅速壮大为大型黄栀子种植、研究、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兴建了18个黄栀子种植基地,黄栀子开发面积达6万亩,2005年争取达到12万亩,创建亚洲最大的黄栀子种植基地。

  临川葛粉 《本草纲目》注:葛根性味甘、辛、平、无毒。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葛根含有异酮类化合物及人体必需的钙、磷、钾等多种氨基酸和硒、锗、锰、锌等微量元素,具有解毒生津、止渴、降血压血脂、治疗冠心病等作用。临川葛粉系立冬后选用优质葛根,采有先进工艺精制而成,具有品质优良、纯正卫生、洁白细嫩、清香爽口等特点,是纯天然的优质营养保健食品。主产地为罗湖、云山等乡镇。

  临川花木 花木载培在临川历史悠久。闻名于世的玉茗花(即山茶花),就是明代戏剧大师汤显祖亲自命名的。近几年来,临川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花木产业,充分挖掘临川文化内涵,注重科技投入,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从而使临川花木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形成了以孝桥、温泉、腾桥、太阳等乡镇为主的“百里花木长廊”,花木生产企业共50余个,种植面积达1.5万亩,草木花卉品种500余个,产品远销上海、福建、四川以及港、澳等20多个省、市、区。

  临川灯芯草 主产于荣山镇。其全茎可做草席,茎皮可做榻榻米和蓑衣,灯芯可做枕头、蜡烛芯,入药有利尿、通淋、清热、安神、泻肺、行水、除水肿、癃闭、煎泡代茶、具有治失眠心烦等功效。

电子地图查询网提供中国最新的电子地图查询、地图搜索、网上地图、手机地图和各地城市地图等多项服务,还有全国的地图地理介绍,但不提供世界地图。Copyright ©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地图查询网 苏ICP备09073512号 合作伙伴: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