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图 >> 福建地图 >> 漳州地图
基本概况
      漳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17°-118°、北纬23.8°-25°之间,东濒台湾海峡,与厦门隔海相望,东北与泉州接壤,西北与龙岩相接,西南与广东的汕头毗邻。全市总面积1.2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50万,绝大多数为汉族,也有畲族、高山族等21个少数民族。漳州是著名的侨乡和台湾祖居地,旅居海外的华侨、港澳同胞有70万人,台湾人口中1/3的人祖籍是漳州,是侨、台胞寻根谒祖的府地。

历史沿革
 
     漳州具有悠久的历史。唐武后垂拱(685-688年)以前,这个地方还没有建制。秦汉时只在闽粤通道的盘陀岭设蒲葵关;晋代初年在梁山下建绥安县;梁天监(502-519年)年间在荆城(今靖城)建兰水县;梁大同六年(公元504年)在九龙江畔建置龙溪县;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并绥安,兰水入龙溪县。

唐高宗总章(668-760年)年间,闽粤一带少数民族常连结一起反抗唐王朝。至仪凤(676-679年)年间,高宗诏令玉铃卫翌府左郎将归德将军陈政,率府兵二千多入闽,并统领岭南行军奋力征战。陈政死后,其子陈元光继承父志,率领其众,平定了闽粤边境,在云霄县的漳水之北且耕且。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陈元光经奏准在泉、潮二州之间设置一州,州治最初设在云霄县的西林,因旁有一水叫"漳江",所以叫"漳州"。同时,在绥安故地设置漳浦县。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漳州治移到李澳川(今漳浦县城),到贞元二年(公元786年),又迁往龙溪(今漳州芗城区),改称漳州郡。元代改称漳州路,明清两代称漳州府;民国初年并为汀漳龙道;1934年改为福建省第五行政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福建省第六行政区,又叫龙溪专区;1969年改为龙溪地区。1985年7月实行"地改市、市管县"行政体制,原来的龙溪地区改为漳州市,邮政编码: 363000,电话区号: 0596。

漳州建置后,沿革多变,管辖范围和县份不一。唐垂拱时,分出泉州所辖龙溪县一部分隶漳州,分置漳浦和怀恩两县;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废怀恩县,割龙溪县来属;宋乾德(963-968年)时,领县除龙溪、漳浦外,还有龙岩、长泰,共四县;元时增设南胜县(后改为南靖县);明成化(1465-1487年)年间,增加漳平县;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析出平和县;嘉靖九年(公元1734年)龙岩分出升为直隶州,并管辖漳平、宁洋两个县,漳州府范围剩下七个县。民国以后,从漳浦分出了云霄县,划漳浦和诏安的一部分建置东山县,复从龙溪县分出了华安县,这时管辖又增加为十个县了。1951年6月1日,在行政专员公署所在地建立了漳州市;1960年春,龙溪县与海澄县合并为龙海市;1985年6月,地市合并改称漳州市,原漳州市建制改为芗城区。1993年6月,龙海撤县建市(县级市)1997年1月,龙海市、芗城区各划出一部分辖区成立龙文区。漳州市遂辖八县一市二区,即漳浦、云霄、东山、诏安、平和、南靖、华安、长泰县和龙海市、芗城区、龙文区。
 
自然地理
 


山脉、河流、平原

  漳州西北多山,东南临海,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多样,有山地、丘陵、又有平原。西北部横亘着博平岭山脉,海拔700至1000米,平和县境内的大芹山为最高点,海拔1544米,其他较著名的山岭,有平和县的小芹山、灵通山、长泰县的天柱山、良岗山、漳浦县的梁山,诏安县的九侯山,云霄、诏安、漳浦三县交界的乌山等。全市山地面积8000平方公里。海拔80-240米的丘陵地约2956平方公里,仅地面积的23.56%。

  漳州最大的河流是九龙江。九龙江发源于博平岭山脉,分北溪、西溪、南溪三条干流,横贯华安、长泰、平和、南靖、芗城、龙海市等六个县区。两条干流在龙海市的三叉河汇合后,又分流进东海。干流长258公里,合支流共长1923公里。九龙江在福建省是仅次于闽江的第二大河,除九龙江外,境内较大的河流还有云霄县的漳江,诏安县的东溪,漳浦县的鹿溪,长泰县的龙津江。
九龙江沿岸有许多河谷盆地。在九龙江下游的漳州平原有566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的第一大平原。由于土地肥沃,盛产稻谷、甘蔗、水果和其他经济作物。
海湾 

  漳州的龙海、漳浦、云霄、诏安、东山五个县区临海,海岸线全长680多公里。南端的东山岛形如蝴蝶,是福建省的第二大岛,也是福建省著名的渔区。龙海的浯屿岛,面积不到一平方公里。靠近厦门,是著名的渔岛。漳浦则有三个半岛:古雷半岛、六鳌半岛和整美半岛。漳州沿海海岸曲折,海湾较著名的有:诏安湾、东山湾、旧镇湾等。

  诏安湾:诏安湾海域广阔,是闽南良好的渔场之一。湾内盛产马蛟鱼、黄花鱼,还有鲻鱼、鲈鱼、海鳗、黄翼雕、石斑鱼、对虾、红鲟、梭子蟹140我种,靠近南澳岛一带产鱿鱼。湾内宫咒骂有10多个村庄都以渔业为主。外地每年都有两三百条渔船到这里捕捞。仅诏安县境内的滩涂面积就有2933多公顷,已开发养殖的有牡蛎,泥蚶、螠蛏、文蛤、对虾、青蟹等。
  东山县的西埔湾与诏安湾紧连在一起。1979年后,东山从湖塘到丁上村建起一条长4350米、高5.5米、顶宽4.5米的海堤。围垦水面积1800公顷。西埔湾底部平坦,为沙质泥或泥质沙,水质优良,饲料丰富。水温11℃到34℃,无污染,是发展水产养殖的一个良好内湾。

  东山湾:东山湾是福建著名的港湾之一。它的沿岸分属东山、云霄、漳浦三个县。湾口东山铜陵镇和漳浦古雷半岛,遥相对望,相距仅4000米,口小肚大。湾内水面2.4万多公顷。其中水深4至17米的面积有两万公顷。这里是中国东海和南海的交汇处。东海鱼类和南海鱼类都可在湾内繁殖。湾口的塔屿岛如中流砥柱,因而湾 内风浪不大,湾底质为泥、泥沙或沙,水无污染,温度、酸度、碱度适宜。有云霄漳江淡水注入。水质优良,为多种鱼、虾、贝、藻类增的极好场所。湾内历来产有长毛对虾、斑节对虾、鹰爪虾、龙虾等海珍品。鱼类有鰶鱼、青鳞、鲻鱼、银鱼、黄鲷等几十种。贝类养殖和野生的,主要有牡蛎、泥蚶、螠蛏、扇贝、鲍鱼、江瑶贝、翡翠贻贝等。藻类有海带、紫菜等。1984年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研究所以及省科委、省海洋研究所、省水产研究所专家,对东山湾进行了考察,确认东山湾可以开发为牧场化和农场化的渔类生产基地,并已列为中国科学院的研项目之一。

  旧镇湾:旧镇湾位于漳浦中部东南面海区,是由六鳌半岛和古雷半岛合抱而一的一个内湾 ,它肚大口小,形如“宝葫芦”。湾 内总面积5733多公顷,滩涂平坦,风浪小,长年有鹿溪和浯江溪淡水注入,潮流畅通,各种浮游生物丰富,是发展鱼虾贝藻养殖的良好场所,畅销香港市场的“霞美”,就出产在这里。

气候情况

  漳州位于北纬23.6度到25度之间,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温度21℃。1985年最高日气温36.3℃,最低1.6℃。无霜期达330天以上,年日照2000-2300小时;年积温7701.5℃。年降雨量1000-1700毫米,雨季集中在三至六月。年平均风力二级。漳州每年六至九月常有台风袭来,最大风力达12级,台风常来暴雨或大暴雨,造成洪涝灾害。但在高温季节,台风也有助于降低气温和解除旱象。

  漳州气候条件优越,打开世界地图,可看到在南、北23.5纬度(回归线)附近,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地方并不多,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和澳大利亚的大沙漠,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印度、巴基斯坦和缅甸,属于热风季风气候,西半球的智利属高山气候,而漳州则是少数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地区之一。它整修地形依山面海,呈倾斜状和台阶状,山势走向由西北向东南,西北有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挡住寒流入侵,东南面临开阔的大海,温湿气流源源而来,构成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区域性气候。因此,漳州比地球上同一纬度的其他亚热带地区具有更大的优势。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它也处于北纬25度左右,但那里的山势是南北走向,北方寒流一来,很难遮挡。这种情况在漳州这儿是不可能发生的。漳州确是一块“宝地”。
电子地图查询网提供中国最新的电子地图查询、地图搜索、网上地图、手机地图和各地城市地图等多项服务,还有全国的地图地理介绍,但不提供世界地图。Copyright ©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地图查询网 苏ICP备09073512号 合作伙伴: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