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图 >> 安徽地图 >> 蚌埠地图

区域概况

  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京沪、淮南铁路交点。因盛产河蚌而得名 。辖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龙子湖区4 区及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3县。面积 5832平方千米,2006年人口352.4万(市区91.43万)(2008年市区人口突破百万),民族主要为汉族 。明、清时称蚌步集,1911年津浦铁路蚌埠站建成,蚌埠市成立。日军侵华时期,蚌埠一度曾是伪安徽省会。之后的淮海战役(徐蚌会战),蚌埠解放,1947年蚌埠成为新中国在安徽的第一个设市城市。

蚌埠为淮河流域水陆交通与物资集散中心。矿产有金、铁、钛、花岗岩、大理石、石英石等;工业以食品、轻纺为主,食品工业与医药工业产值居全省第一位,拥有中国最大的果糖厂(年产万吨);农产品有小麦、豆类、薯类、棉花、烟草等;蚌埠港为淮河第一大港。土特产有石榴、五河螃蟹、午餐肉罐头等。民间艺术主要有泗州戏(拉魂腔)和民间歌舞花鼓灯,微雕、玉雕、通草画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名胜古迹有东部的曹山,相传为三国曹操屯军之地 ; 山南麓的明朝东瓯王汤和之墓 , 为国家级保护文物;怀远境内的荆、涂二山隔河相对,为第四纪冰川遗物;涂山是大禹治水的地方。

建置沿革
   史前时期,今蚌埠地域为淮夷族聚居区。传说大禹治水南下淮泗,在今怀远县境涂山娶涂山氏女为妻,并生启(公元前21 世纪,启建立夏朝,为华夏第一代帝王)。春秋战国时期, 今一市三县地域曾分别为徐方、鲁、宋、吴、越、楚等国的邑地。

秦王朝建立后统一实行郡县制,今淮河南岸怀远、蚌埠地域属九江郡曲阳、钟离等县分领,今淮河北岸怀远、蚌埠、固镇、五河地域为泗水郡蕲、徐等县分领。后迭经变更,历经西汉、东汉、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至南宋宝祐五年( 1257年),始置怀远军及荆山县,辖今怀远县及蚌埠市区西部、 固镇县一部,今蚌埠市区东部属濠州钟离县;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始置淮安军及五河县。南宋、金对峙时期,今固镇县先为宿州蕲县、灵璧县及泗州虹县分领,后为宿州、灵璧、荆山、五河等县分领。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撤销怀远军,改荆山县为怀远县,今蚌埠市区西属怀远县,东属钟离县;今固镇县为宿州及灵璧、五河、怀远县分领,五河县属泗州。明洪武年间,钟离县先后改为中立县、临淮县,增设凤阳县;今蚌埠市区西属怀远县,东属凤阳县;今固镇县分属宿州及怀远、灵璧、五河、凤阳县。清同治二年(1863年),划凤阳县马村沟以西、怀远县席家沟以东、灵璧县后楼为蚌埠独立行政区,置三县司,直属安徽省凤阳府。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废凤阳府,怀远县、五河县直属安徽省,后属安徽省淮泗道。同时废蚌埠三县司,今蚌埠市淮河以北划属灵璧县,淮河以南划属凤阳县;今固镇县仍为宿县、灵璧、五河、怀远等县分领。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正式废道,凤阳县、怀远县、灵璧县、五河县先后直属安徽省。1929年初,蚌埠成立市政筹备处,翌年撤销,仍属凤阳县。1932年,怀远县、凤阳县先后改属安徽省第四区、第四专区,五河县先后改属第七区、第六专区。沦陷时期,蚌埠为伪安徽省维新政府、伪安徽省政府所在地。抗日战争胜利后,怀远县改属安徽省第十专区,凤阳县先后改属安徽省第九专区、第五专区,五河县属安徽省第四专区。1946年11月,蚌埠成立市政筹备处,脱离凤阳县,辖原属凤阳县的淮河以南部分地区和淮河以北小蚌埠地区。1947年1月1日,蚌埠正式设市,直属安徽省,为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

1949年1月20日,蚌埠解放。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蚌埠市、怀远县、 五河县属皖北行署,今固镇县分属宿县、五河、灵璧、怀远4个县。 1952年4月,蚌埠市直属安徽省;上述4县改属安徽省宿县专区,1956年1月改属蚌埠专区,1961年4月仍属宿县专区。1964年10月,析宿县、怀远县、五河县、灵璧县各一部分地区置固镇县,属宿县专区。1971年宿县专区改为地区。1983年7月,怀远县、 五河县、固镇县由宿县地区改划属蚌埠市至今。

2003年蚌埠区划调整:
安徽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调整蚌埠市市辖区行政区划的请示》(皖政〔2003〕66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蚌埠市东市区更名为龙子湖区,中市区更名为蚌山区,西市区更名为禹会区,郊区更名为淮上区;调整蚌埠市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的行政区划。市人民政府驻蚌山区东海大道。
二、龙子湖区辖原东市区的东风、治淮、东升、解放和曹山5个街道;原中市区的延安街道;原郊区的李楼乡、长淮卫镇,雪华乡的曹彭、仇岗、孙郢、山南4个村。区人民政府驻解放路。
三、蚌山区辖原中市区的天桥、青年、纬二路、胜利和黄庄5个街道;原东市区的宏业村、龙湖新村2个街道及烟墩村;原西市区朝阳街道的新建、东方红2个居委会,钓鱼台街道的友谊、雅郢2个居委会和施徐村;原郊区的燕山乡,雪华乡的邱桥、纪郭、沈圩3个村,长青乡的陶店、金圩2个村,秦集镇的仲集村。区人民政府驻南山路。
四、禹会区辖原西市区的大庆、张公山、纬四3个街道,朝阳街道的红旗里、平安里、新风、创新、新村5个居委会,钓鱼台街道的继红、钓鱼台、安平、燕山路、迎河桥5个居委会;原郊区长青乡的许庄、九龙、山香、黄山、王岗、石巷6个村,秦集镇的秦集、九塘、河北、东周、姜顾、花郢、西朱、禹会、大徐、高埂、前郢、冯东、冯西、宗洼、草寺、大孔、老贯徐、三尖塘、彭巷、仁和、枣林、周蔡、杭刘、广德24个村。区人民政府驻红旗一路。
五、淮上区辖原郊区的小蚌埠镇、吴小街镇;原中市区的淮滨街道;原属怀远县的梅桥乡;原属固镇县的曹老集镇。区人民政府驻小蚌埠镇。
上述行政区划调整涉及的各类机构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设置,所需人员编制和经费由你省自行解决。行政区划调整涉及的行政区域界线,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勘定。
地理位置
 
蚌埠市(含辖县)位于安徽省北部,北纬32°43′至33°30′,东经116°45′至118°04′,北与濉溪县、宿州市、灵璧县、泗县接壤,南与淮南市、凤阳县相连,东与明光市和江苏省泗洪县毗邻,西与蒙城县、凤台县搭界。津浦铁路从境区中部纵贯南北,淮河自西向东流过境南,辖区大部分处于淮北平原南端。蚌埠市区位于北纬33°01′至32°49′,东经117°31′至117°11′,北部与固镇县、五河县交界,东部与凤阳县毗邻,南部与凤阳县接壤,西部与怀远县相连。

2004年末,蚌埠市一市三县总面积5952平方公里。东端至五河县浮山峡山口,西端到怀远县万福镇关圩村颜李庄,东西长135 公里;北端至固镇县大韩家西北的沱河中心线,南端到怀远县常坟镇新桥村新庄,南北宽86.5公里。市区总面积601.5平方公里, 其中,淮河以北面积240.66平方公里,淮河以南面积360.84平方公里, 建成区面积70平方公里。

气候环境
 
2004年,全市年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少,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日照时数较历年平均偏多317.2小时,属于气候偏好年份。

【降水】 年降水量663.3毫米比历年平均偏少近3成(历年平均值920.2毫米)。冬季降水量57.8毫米比历年平均偏少近3成(历年平均值78.1毫米);春季降水量162.7毫米接近常年(历年平均值187.9毫米);夏季降水量327.1毫米比历年平均偏少3成(历年平均值470.8毫米),7月降水量110.3毫米偏少近5成;秋季降水量106.0毫米比历年平均偏少4成(历年平均值174.0毫米),其中10月份偏少9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秋旱,给秋种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从年内的降水情况看,全年各季降水量均接近常年略偏少,时空分布较均匀,无明显洪涝和干旱灾害发生。

【气温】 年平均气温16.8℃,比历年平均气温偏高1.4℃(历年平均值15.4℃)。冬季(2003.12~2004年2月)平均气温4.6℃,比历年平均气温偏高1.3℃(历年平均值3.3℃),是2002年之后的又一个暖冬,其中2月份平均气温为8.0℃,比历年同期偏高4.1℃,是自建站以来的最高值。春季(3~5月)平均气温16.6℃,与历年同期相比偏高1.4℃(历年平均值15.2℃),3月份偏高1.7℃,4月份偏高2.2℃。夏季(6~8月)平均气温27.4℃,比历年平均偏高0.6℃(历年平均值26.8℃),除7月份偏高1.5℃外,6月和8月均接近常年。6-8月极端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日数有20天。年极端最高气温37.7℃,出现在7月23日。年极端最低气温-6.8℃,出现在1月25日,日最低气温低于0℃的日数为40天。年平均最高气温21.9℃,比历年平均偏高1.6℃。年平均最低气温12.8℃,比历年偏高1.4℃。秋季(9~11月)平均气温17.9℃,比历年偏高1.4℃(历年平均值16.5℃),其中11月份偏高2.4℃。

【日照时数】 年日照时数2340.9,比历年平均偏多304.4小时。冬季(2003.12~2004.2)日照时数474.8小时,比历年平均偏多63.9小时;春季日照时数631.1小时,比历年平均偏多97.1小时;夏季日照时数644.3小时,比历年平均偏多55.0小时;秋季日照时数603.5小时,比历年平均偏多101.2小时。2004年各月日照时数除5月、8月和12月份偏少外,其余各月均偏多。

【气候与农业】 各季降水量接近常年略偏少,时空分配比较均匀,无大面积、长时间的旱涝发生,对全年的农作物生长比较有利。但在春季和秋季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旱情发生。从3月下旬到4月中旬全市大部分地区降水持续偏少,沿淮淮北农田土壤失墒严重,大部分地区10~20厘米土壤湿度在60%以下,怀远、固镇出现中旱,局部重旱,干土层出现范围有所扩大,4月下旬降水偏多,旱情得到有效缓解。

10月份秋播秋种处于关键时期,秋收已近尾声。10月份的气温、日照基本正常,但降水显著偏少,持续晴好天气虽对双晚收获晾晒、甘薯切片晾晒、棉花采摘有利,但长时期的少雨再加上中下旬气温偏高,旱象明显显露,且发展迅速,严重影响已播冬小麦、油菜的正常出苗和秋种进展,进入11月份气温仍持续偏高,日照也偏多,旱情发展。中旬有明显降水,严重的旱情基本得到解除,到月末,土壤墒情大部适宜,对全市的小麦和油菜冬前生长比较有利。

【气象灾害】 为气象灾害偏少的年份,是近几年少有的好年景。但大风、冰雹、雷雨等突发性灾害及短时间的干旱还时有发生。

大风 3月17日由于受冷空气影响出现的大风降温天气,极大风速达到20米/秒,大风间断出现时间长达5小时25分钟,过程日最高气温下降了20℃,使全区的大棚蔬菜、油菜等一些经济作物受灾666.67公顷,造成经济损失2300万元。

秋旱 9月下旬至11月上旬,全市多以晴好天气为主,气温偏高,日照充足,降水量持续偏少,土壤墒情明显变差,旱情发展迅速。持续的干旱严重影响了已播冬小麦、油菜的正常出苗、生长,并造成全区共有6.37万公顷小麦不能正常播种,近万人饮水困难。
 
行政区划
 
蚌埠市辖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4个区和怀远、五河、固镇3个县,共设镇36个,乡19个(其中民族乡1个),街道办事处19个,村民委员会124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04个。

龙子湖区设镇1个:长淮卫;设乡1个:李楼。共有村民委员会32个;设街道办事处6个:东风、治淮、东升、解放、曹山、延安,共有社区居民委员会36个。

蚌山区设乡2个:雪华、燕山。共有村民委员会22个;设街道办事处7个:天桥、青年、纬二路、胜利、黄庄、宏业村、龙湖新村,共有社区居民委员会26个。

禹会区设镇1个:秦集;设乡1个:长青。共有村民委员会33个;设街道办事处5个:大庆、张公山、纬四、朝阳、钓鱼台,共有社区居民委员会43个。

淮上区设镇3个:小蚌埠、吴小街、曹老集;设乡1个:梅桥。共有村民委员会82个;设街道办事处1个:淮滨,共有社区居民委员会10个。

怀远县设镇10个:城关、双桥集、魏庄、万福、鲍集、龙亢、河溜、唐集、常坟、马城;设乡9个:褚城、古城、徐圩、兰桥、陈集、淝河、淝南、找郢、荆芡。共有村民委员会65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3个。

五河县设镇13个:城关、新集、沫河口、小溪、双忠庙、小圩、东刘集、大新、头铺、武桥、浍南、申集、朱顶;设乡2个:沱湖、临北(回族乡)。共有村民委员会22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2个。

固镇县设镇8个:城关、王庄、连城、濠城、新马桥、刘集、湖沟、任桥;设乡3个:石湖、杨庙、仲兴。共有村民委员会19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34个。

新城综合开发区共有村民委员会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8个。

高新技术开发区共有社区居民委员会2个。

蚌埠市辖4个市辖区、3个县。

蚌埠市   面积5945平方千米,人口343万人(2003年)。
蚌山区   面积 83平方千米,人口 22万。邮政编码233000。区人民政府驻南山路。
龙子湖区  面积 162平方千米,人口 23万。邮政编码233000。区人民政府驻解放路。
禹会区   面积 125平方千米,人口 22万。邮政编码233010。区人民政府驻红旗一路。
淮上区   面积 232平方千米,人口 20万。邮政编码233002。区人民政府驻淮上大道。
怀远县   面积2400平方千米,人口126万。邮政编码2334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五河县   面积1580平方千米,人口 70万。邮政编码2333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固镇县   面积1363平方千米,人口 60万。邮政编码2337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5)》,人口截至2003年底。
电子地图查询网提供中国最新的电子地图查询、地图搜索、网上地图、手机地图和各地城市地图等多项服务,还有全国的地图地理介绍,但不提供世界地图。Copyright © 2009-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地图 苏ICP备09073512号